“十景病”是由鲁迅先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指出,许多中国人患有这种病症,尤其是在
清代时期尤为严重。
鲁迅将国人的“自恋自大”、“贪大求全”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形象地比喻为“十景病”。
“十景病”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尤其在清代时开始流行。无论是阅读县志还是观察社会生活,都可以发现这种现象的存在。例如,在饮食文化中有十样锦,菜肴有十碗,音乐有十番等。甚至在宗教信仰中也有体现,如
阎罗王有十殿。此外,人们在描述他人的劣迹或罪状时,通常也会列出十条,显示出对“十”的偏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十景病”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现代社会中更加普遍。特别是在年终总结和表彰活动中,各种“十佳”、“十大”等称号层出不穷,涵盖了各个领域和社会层面。尽管这些评选活动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了“十景病”的一些问题。
首先,“十景病”助长了一种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风气。为了不让自己的单位落在别人后面,常常会出现不顾实际情况而追求表面繁荣的现象。其次,它也助长了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了达到所谓的“十”,有时不得不夸大成就或者捏造数据。第三,媒体在报道中也受到了“十景病”的影响,经常使用诸如“五大变化”、“十大变化”之类的词汇,使得新闻报道变得公式化和缺乏真实性。
“十景病”现象揭示了
中原地区传统思维方式中存在的“急功近利”、“求全求满”以及“活要面子死受罪”的特性。这种心态导致了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而采取虚假手段,同时也阻碍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