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兰
中央大学教授
洪兰,女,台湾学者、译者、广播节目主持人,1947年5月29日出生于台北市,籍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区(现属厦门市)。1969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取得加利福尼亚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及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接受博士后训练,之后进入圣地亚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担任研究教授。1992年回台任教于中正大学心理所;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暨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主持人。洪教授研究、讲学之余,致力科普书籍的译作,曾翻译五十余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学方面的好书。近年来有感于阅读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于阅读习惯的推广,足迹遍及台湾各县市城乡及离岛近千所的中小学作推广阅读的演讲。
人物经历
求学经历
1965年自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毕业,1969年于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并于1980年获颁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洪兰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心理学系攻读博士时,其夫曾志朗则在同系任教。洪兰的博士论文题目是"A Chronometric Study of Sentence Processing in Deaf Children",后来在学术期刊发表时,曾志朗被列为共同作者;此后他们联名共同发表数十篇论文,任职单位也多所重合。曾获美国NSF博士后研究奖助,并曾至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访问研究员。
职业生涯
1992年与夫、子回台,并于台湾中正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教书。曾任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兼所长、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台湾认知神经科学学会(2013年1月12日成立)首任理事长。研究领域有: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与神经语言学等。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出生于司法世家,祖父为检察官,父亲洪福增是由军法官检核而成的律师,《刑事法》杂志创办人,另有六位姊妹;丈夫:“行政院”政务委员曾志朗,两人育有1子。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校方在数十年后于脸书上回应“以该校目前的规章,夫妻同属一单位而其一为学生另一为教员身份,严格而言虽然不算违规,却不鼓励”。
个人观点
台湾著名学者洪兰教授说,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当父母愿意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事情时,亲子关系就更亲密了。当父母尊重孩子的看法时,他的心房就打开了。当孩子全心全意爱父母时,养儿育女的辛劳才会变成甜蜜的人生回忆。
对待儿童的教育应保持“顺其天性”的觉醒。解放儿童,他们的时间更应该用来游戏,以培养他们的群体生活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
洪兰指出,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有某些人格特质是与其他成功人士所共有的,例如毅力、领袖能力,等等。当前社会,许多父母迷信于智力开发,把年幼的孩子送去读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用各种技能的学习填满孩子的时间,以期其在人生的路上早日成功。这种做法实在因小失大,错失最重要的个人品质的培养。
个人作品
主要成就
研究和教学:
社会活动
社会服务
洪兰教授常应邀至各界演讲,每年有超过100场的演讲邀约。她也常为偏远山区提供书籍、衣物以及教学服务,致力于提升华人对于生命科学的知识。2008年10月29日起出任台湾公视董事,任期至2010年12月3日,2009年初自行请辞。马英九的夫人周美青即因参加洪兰的读书会,开始认识了一些长期扶助原住民教育的团体。
公共演讲
男人和女人的区别
人物事件
虽然致力于科普书的翻译,但是她的译文品质时常受到学者批评。
2000年译作《寻找第一个爱滋病毒》(ViralSex)被《中国时报‧开卷》列为一周好书,但书评作者却同时对翻译提出强烈的批评。
2000年“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道还发表书评,批评她的译作《揭开老化之谜》有许多错译之处。书评刊出之后,王道还接到洪兰电话,被尖锐指责。
2006年任教于阳明大学的著名科普译者潘震泽,在洪兰所译《脑内乾坤》前129页内,即列举出近30条重大错误,最终因问题太多而评为无法卒读。潘震泽并言:“我还读过洪教授译的《脑中有情》及《透视记忆》这两本好书,可惜都因同样的问题而难以终篇,这是十分让人难过的事。”
2013年10月面对接连不断的公民抗争,洪兰于个人部落格发表了〈别让前人的热血白流〉,批评当今学生生活安逸,却成天“叫嚷”国家社会亏欠他们,并四处翘课抗争,“应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辜负了前人的努力与牺牲”。引发部分网友及政治评论家南方朔的批评,认为洪兰将公民意识、为弱势族群争取权益简化为“到处抗争、随意翘课、丢鞋子打人”。
出版作品
洪兰教授出版了多部科普书籍,包括《讲理就好》系列共十本,以及《欢乐学习,理所当然》《见人见智》《大脑的主张》《让孩子的大脑动起来──最科学的聪明育儿法》等。她还翻译了五十多本科普英文书籍,其中包括史蒂芬·平克的《语言本能》和丹尼尔·卡尼曼的《快思慢想》等著名作品。此外,洪兰也担任IC之音竹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主持“讲理就好”等节目。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求学经历
职业生涯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个人观点
个人作品
主要成就
社会活动
社会服务
公共演讲
人物事件
出版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