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斜塔始建于宋
元丰元年(1078),1969年为修筑防空洞用砖被炸毁。只剩塔基存于云台岭上(武冈市气象局旁)。其为楼阁式砖石结构建筑,通高30.5米,倾斜度6.22°,
比萨斜塔共七层,塔有八面,各面用
白泥涂漫,其上绘有壁饰。
传说修建花塔与东塔的工匠为兄妹二人,故而两塔合称为 “兄妹塔”。武冈斜塔之上,飞鸟走兽、楼台亭阁、草木花卉、菩萨天仙以及缭绕祥云等图案,看上去栩栩如生。远远望去,恰似缠上了色彩斑斓的七条彩练,花塔的美称便由此而来。
武冈斜塔始建于宋
元丰元年(1078 年)。1969 年,因
湖南省修筑防空洞需用砖,该塔被炸毁,仅存少量塔基留存于云台岭上(
武冈市气象局旁)。
武冈斜塔为楼阁式砖石结构建筑,通高30.5米,倾斜度6.22°,较之
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度5.45°)要超出倾斜度0.77°。
花塔平面呈
八边形,七层,全高三十点五米,底面积四十二平方米,外接圆直径应为八米。 异于寻常
砖塔,花塔底层为空厅,无柱,无梯,穹顶,抹白灰的内壁与顶棚上有彩绘, 花鸟虫鱼,菩萨人物依然可辨。
塔心柱落地,是砖塔通常构造方式,让塔身有了稳定坚固的整体性能。花塔的塔心柱却是支承在二层的券拱上。宋代尚无现代高性能建筑材料,此拱只可能是石拱,而且应该是半球拱,才能不对拱脚产生推力的前提下有效地将上部的负荷传至一层塔壁乃至塔基。
传说修建花塔与东塔的工匠是兄妹俩,所以两塔合称“兄妹塔”。 哥哥造的是东塔 ,妹妹造的是花塔。但东塔的色彩不如花塔绚丽,姿态不如花塔秀美。修建东塔的哥哥由此产生了莫名的妒忌,于是来到云台岭上,对着花塔恨恨踹了一脚,花塔便从此倾斜。殊料这一脚,反而使花塔更增婀娜多姿,更添倚斜之美。
20世纪30年代,一位名为司伯桃的
德国姑娘随父亲来到
武冈市传教。她与一位小伙产生恋情。然而,时局动荡不安,两人只得分别。1990 年秋,一直独身的司伯桃女士从德国寻至武冈,与昔日的恋人相见。彼时,两人都已年逾古稀。司伯桃送给 “小伙子” 两本《圣经》以及当年在武冈拍摄的一些照片,其中就有那张武冈泗洲塔(斜塔)的绝版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