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效应是指由竞争带来的改进。竞争会改变垄断企业的思维定势和服务意识,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升。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的垄断企业转变为竞争企业,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发展。
在中国,某些行业的
市场结构呈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特别是在电信、航空和铁路等领域,存在一定的垄断现象。这种垄断状况可能导致价格居高不下、效率低下等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打破了这些部门的垄断优势,促使它们与其他东盟国家的同类产业展开激烈竞争,从而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或转型经济体的信贷市场通常有两种模式:并购内资银行和独资投资。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这两种模式会对内、外资银行的竞争格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并购模式下,外资银行可以获得被并购内资银行的所有信息,从而在识别借款人信用和项目风险方面具备技术和人才优势,创造出新的信息优势。相比之下,独资模式下,外资银行的优势取决于其甄别技术相对于内资银行信息优势的程度。
英国有关当局在评估企业合并对竞争的影响时,需要界定相关市场,包括地域市场和产品市场。地域市场可能是当地市场、
区域市场、国家市场或国际市场。产品市场则是对相关产品所占据的市场的界定。在评估企业合并是否应该立案调查时,英国有关当局不会单纯依靠市场份额标准,而是进行全面的经济评估。
英国有关当局不仅关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关系,还会考虑国际市场的竞争问题。在国际贸易壁垒逐渐消除、交通和通信日益便利的背景下,许多产品的销售市场趋向国际化。
英国公平贸易局指出,虽然通常提及的地域市场是整个英国市场,但实际上可能更大或更小。在评估企业合并时,国际层面的影响也会被考虑在内。
英国有关当局在评估企业合并对竞争的影响时,必须界定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产品或服务的“可替代性”是界定相关市场的重要因素。可替代性既可以来自于需求方,也可以来自于供给方。在评估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功能、价格、产品特性、消费者偏好和市场需求等。
在界定相关市场后,可以计算合并双方在重叠领域产生的市场份额。
英国有关当局强调,市场份额本身并不是判断市场集中度的标准,而是要考虑其他与市场结构相关的关键因素,如市场中其他竞争者的数量和规模。在市场集中度高的情况下,少数公司更容易发生共谋行为或共同行动。
传统
经济学假设市场是
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市场结构通常是不完全竞争的,有时甚至是垄断。一些学者认为,即使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贸易自由化仍然能根据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并且能带来各种竞争效应,增强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