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文献二卷。姚秦·
弘始四年(402)
鸠摩罗什于长安译出,弘始九年(407)重校。又称《坐禅三昧法门经》《阿兰若习禅法》《菩萨禅法经》《
禅法要》《禅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五册。该经典汇集了
西北印佛教各家禅师的禅要,内容涵盖了说一切有部与大乘佛教的禅法,与《修行方便禅经》并称为“
关中禅经”。
本书系诸家禅要之集。内容阐明五门禅法,述说大小二乘综合之禅观。上卷初列四十三偈,说明欲度脱生死轮回,须修禅法,次分治贪欲、治嗔、治愚痴、治思觉、治等分法门,主张应分别修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下卷载四禅、五通、四念处、四善根及入见道的次第,阐明菩萨的习禅法,末尾则举二十偈,以示修禅者的实际心得。据《
出三藏记集》卷九载
僧睿的〈关中出禅经序〉所述,本经卷首四十三偈乃究摩罗罗陀所撰,卷末二十偈乃马鸣菩萨所撰,而五门系抄自婆须蜜、
斯里兰卡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马鸣、罗陀的禅要。
皆依据东汉·
安世高所译的禅经,尔后经
道安的努力弘扬,北方
前秦与
后秦的禅观行始渐兴起。然均不出小乘禅的领域。逮本经出,大乘佛教和小乘禅,乃至大乘禅和小乘禅的关系才告明确,因而促成天台止观的成立及中国禅宗的诞生。
《坐禅三昧经》译出时原名《禅经》,弘始九年校正后称为《
禅法要》。至
僧祐著录时,《菩萨禅法经》《坐禅三昧经》二名并行,当时还有名为《阿练若习禅法经》(阿兰若习禅法)的别生经,即是抄自本经第一卷。禅是禅那的省称,六波罗蜜之一,指能达到四种色界定的精神状态。坐禅是在静室内以坐姿修禅。三昧是心专注于所缘境,进入一境性、不散乱的状态。菩萨禅法是大乘佛教于菩萨道修行的禅法。阿练若,意译丛林,指森林中的空地,为修行者清静修道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