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普尔一号彗星
1867年首次发现的周期彗星
坦普尔1号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先前编号为9P/Tempel 1)。它是1867年4月3日由一名在马赛工作的德国天文学家威廉·坦普尔(Ernst Wilhelm Leberecht Tempel)所首次发现的。
发现
坦普尔1号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先前编号为9P/Tempel 1)。当初在发现时,坦普尔1号彗星每5.68年内接近一次近日点。在随后1873年至1879年的观测中发现, 坦普尔1号彗星的轨道有时非常接近木星以至于其轨道周期因受引力影响而发生改变。这种情况在1881年发生了一次,轨道周期延长为6.5年。同时近日点也发生了改变,距离增长了5000万千米,这导致这颗彗星地球看来更不易见。以至当年的天文学家因为无法继续跟踪其轨道而断言其已经解体。坦普尔1号彗星直到1960年代才被美国天文学家Brian G. Marsden在考虑木星扰动后借助精确的彗星轨道计算而重新“发现”。它现在的轨道周期是5.5年。
介绍
坦普尔1号彗星并非是一颗明亮的彗星;其最大星等大约为+11,远远低于裸眼可视范围。经由哈勃空间望远镜使用可见光和Spitzer天文望远镜的红外线观测后,其大小据信约为14乘4千米(8.7乘2.5英里)。这些观测也发现其反照率只有4%。自转周期为两日。
深度撞击
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pdt时间2005年7月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号探测器撞击了坦普尔1号彗星。地面和太空望远镜在撞击发生时观测到彗星亮度增大了一些数量级,深度撞击号观测器记录下了撞击处发出的明亮光芒。
撞击形成的弹坑细节还没有详细报告。据信弹坑可能直径200米深度30-50米,但依据坦普尔1号彗星的结构与物质构成的不同,形成的弹坑也可能会小的多。该次任务的目的是研究彗核的内部成分。
撞击分析
深度撞击号”的撞击器以25度的倾角、每秒10公里的速度轰击彗星坦普尔1号的彗核表面后,使覆盖在彗核表面的细粉状碎屑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腾起,在彗星上空形成一片云雾。
“深度撞击”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赫恩说,这些碎屑的颗粒比细沙还小,只相当于滑石,这说明彗核不像人们原先认为的那样是个“大冰坨”。项目科学家彼得·舒尔茨说,彗核表层物质如此细小,说明它在漫长的太空旅程中没有受到大的外界扰动。这些细粉中含有水、二氧化碳和简单有机化合物,其中水的成分大大少于原先的猜测。
美宇航局的“雨燕科”天文卫星也探测到,“深度撞击号”激起的细粉状物质可能有数十万吨之多,在太空中绵延数千公里,直达彗发层。不过,这些细粉构成的云雾也使科学家无法准确观测撞击后形成的坑,目前只能猜测这个坑直径大概有50至250米,深度大于50米。科学家还说,“深度撞击”探测器在撞击前后拍摄了约4500张照片,成为重要的科学信息来源。其中效果最好的一张照片分辨率达到4米,比此前彗星探测项目所得照片好10倍。“深度撞击”的飞行器在撞击后进行了一次状态检测,结果表明它一切正常。
四大惊奇
深度撞击号”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揭示了彗星令人惊讶的特性。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赫恩认为,“深度撞击”撞出了四大“惊奇”。
惊奇一:“坦普尔1号”的彗核是分层的,彗核表面覆盖着10多米深的细粉状物质,其下是较硬的“彗核之核”。彗核的平均密度不过0.6克每立方厘米,比水还轻。彗核外表的细粉,是多年以前就存在或是逐年累积的,这也证明彗核的内部含有太阳系初期的原始物质。
惊奇二:彗核在飞近太阳时会喷发,特别是彗核表面朝向太阳的那部分,会经常有小规模的喷发。彗核呈多孔性,表层物质热惯性小,会被太阳很快加热,但太阳辐射的热量不会对彗核内部的物质产生影响,这表明彗核内部的物质受外界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惊奇三:“坦普尔1号”的彗核尽管很小,却有多种地貌,既有光滑平坦的部分,也有类似环形山的坑洼,这表明在“深度撞击号”之前,这颗彗核就已经常被太空中更小型的天体撞击。
惊奇四:彗核内部存在大量含碳和氮的有机化合物,“深度撞击”之后彗核中喷发的物质中含有氢氰酸(HCN)、乙腈、冰和二氧化碳,而彗核表面的粉状物中却没有这些物质,说明它们存在于表层下较浅的部位,在受撞击或热影响时才喷发出来。这还表明,在彗星和小行星撞击频繁的地球早期阶段,彗星有可能把最早的有机物带到地球上。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发现
介绍
深度撞击
撞击分析
四大惊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