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考入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矿物工程系选矿专业,1992年保送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5月获东北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6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由东北大学和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培养),1999年9月获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4月始在职入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冶金
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赴日本秋田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研究员工作。1998年3月任讲师,2002年6月始任副教授,2005年1月起任教授,2005年12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底任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工程系副主任,2003年5月任矿物工程系主任,2004年6月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4月至2011年11月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工程研究所所长。2012年1月任
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西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任研究所所长期间带领全体教师获得了如下奖励:2001年获
东北大学先进党支部,2004年度东北大学“五四奖状”,2003~2005年度东北大学先进党支部,2006年度东北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2006年度东北大学“青年文明号”,并获“五四奖状”。2006~2007年度东北大学先进党支部。2007年获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4月在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首届师生田运动会中获团体第二名,2006~2008“三育人”先进集体,2007~2009年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先进党支部”。2009年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
辽宁省矿物加工重点实验室。2011年矿物加工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1年获2009~2010年度
东北大学先进党支部。
曾获1999~2001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东北大学2003年度江河奖教金,2003~2004年度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03~2005年度东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获东北大学“青年岗位能手”,并获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辽宁省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年获
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8年获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2006~2007年度
张捷迁奖教金,2006~2007年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获东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在第24届国际选矿大会(IMPC)上获青年论文奖(全球共10人获奖)。2008年12月在东北大学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网络评选活动中,荣获爱心导师称号。2009年获辽宁省班导师名师、2008-2009年度东北大学优秀班导师、资土学院优秀班导师称号。2009年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
二等奖。
东北大学2009年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获2009-2011年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2011年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低品级
菱镁矿浮选提纯制备高纯
镁砂工艺设计与应用),兼获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2011年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获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011年指导的
刘明宝博士获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在教学工作中,2001届、2002届本科毕业生校优秀指导教师,2004年获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学成果
二等奖1项,2005~2006学年度东北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7年指导的硕士生获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2008年10月2008届本科生
东北大学优秀指导教师。
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截止2012年8月,单独指导的硕士生中已毕业45人,协助指导已毕业的硕士生2人,单独指导已毕业的博士生5人,协助指导已毕业的博士生5人,目前正在单独指导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生研究生13人,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人。共单独指导了博士研究生18人,硕士研究生52人。
兼任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选矿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金属学会选矿专业委员会粉体分会常务理事,环境保护部环境评估中心常聘专家,
辽宁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专家,辽宁省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专业委员会委员,《冶金行业专家信息库》专家,《
有色矿冶》特邀编委,《现代矿业》杂志社理事会理事,中国
无机盐协会第一届钙镁分会行业专家组专家,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无机盐学科带头人。国家“863”、“97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成都
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
工作站首位入站专家。
在硅酸盐矿物浮选原理、黄金选冶、多金属矿物浮选分离和矿物材料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造诣,主编出版专著《硅酸盐矿物浮选原理》、《
铁矿选矿新技术与新设备》、《矿物材料》、《尾矿的综合利用与尾矿库的管理》、《矿物加工实验方法》、《浮游选矿技术问答》、《贵金属选矿与冶炼技术问答》、《铁矿选矿技术问答》8部,译著《矿物加工技术》1部,参编《试验研究方法》、《
中国黄金生产实用技术》、《镁质材料生产与应用》、《中国黑色金属矿选矿实践》、《当代世界的矿物加工技术与装备》、《化工原理》和《现代铁矿石选矿》7部,在国内外
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被SCI、ISTP、EI三大检索系统收录98篇,获
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1998年获原
中国有色集团工业局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新疆阿舍勒铜矿一号矿体
矿石选矿工艺及工艺矿物学研究,(1998)261-030-5),2004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高性能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其产业化技术,2004J-2-21-02),2008年获国际青年学术成就奖,2010年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技进步
一等奖1项(弓长岭选矿厂贫
磁铁矿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2010-127-1-6),获中国矿山企业协会冶金矿山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YKJ201015-贰-06),。2010年获
葫芦岛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学术论文类:热分解条件下氧化锌纳米晶的形成机理)。2011年获
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鞍山市式含
碳酸根赤铁矿石高效浮选技术研究,2011J-1-11-04),获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以负责人角色承担完成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863”西部材料专项1项,以及第二负责人角色完成国家“973”项目1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十一五支撑项目1项。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项,以执行负责人角色承担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1项,横向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