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心主任
袁峰,男,1970年1月出生于新泰市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副局级)。1991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97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中心获博士学位。2016年10月,袁峰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著作《研究双原子分子多光子激发的李代数方法》。
个人经历
1987年9月—1991年7月,山东大学物理系本科,专业:理论物理。
1991年9月—1994年7月,山东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方向:量子化学;毕业论文题目:《研究双原子分子多光子激发的李代数方法》;
1994年9月—1997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Kerr度规下黑洞吸积流中的激波》;
1997年8月—1998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讲师;
1998年8月—2000年10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后;
2000年10月—2002年10月,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博士后;
2002年10月—2003年8月,美国哈佛大学大学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博士后;
2003年8月—2005年7月,普渡大学物理系,博士后;
2005年8月—现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
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曾任天体物理研究室主任、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上海天文台副台长。同时还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6所高校的兼职或者特聘教授。
学术任职
上海天文台星系宇宙学中心主任;台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
Science、ApJ、MNRAS、A\u0026A、PASJ等杂志审稿人;
(美)《Galactic Center News》杂志编委、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观测建议书。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黑洞吸积以及喷流理论、活动星系核、银心、黑洞X射线双星、伽马射线暴、活动星系核反馈、以及行星形成。在ApJ等顶级国际天体物理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用约1500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引用900余次。研究工作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两个工作被写入国外出版的黑洞吸积方面的专著(教科书),在包括IAU Symposium等重要国际会议做邀请报告20余次。曾任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观测建议书评审委员会评审人,是Science、ApJ、MNRAS、A\u0026A、PASJ等杂志审稿人。
主持或者参加过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基金委面上、重点、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群体、科技部973项目、上海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等。
2008年至今培养博士毕业生5名,博士后出站5名(包括一名外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仍在国内外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有在读研究生4名,在站博士后2名(一名外籍)。
人物荣誉
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得过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领军人才、基础物理科学突破奖等奖项。
2016年10月13日下午,第十一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授奖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袁峰获奖。
入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主要成就
在ApJ等天体物理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包括在国际天文和天体物理领域的综述期刊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上的一篇第一作者文章,该文是我国在该期刊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论文被引用100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引用约4000次,多年连续入选爱斯维尔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研究工作被写入了6本专著,在IAU Symposium等重要国际会议做邀请报告50余次,20余次担任重要国际会议科学组织委员会成员或者主席。主持了包括基金委重大、重点等项目。是“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国际合作早年发起人之一以及首届论文工作委员会五名委员之一。人才培养方面,已培养学生以及博士后30余人,去向包括(英)剑桥大学、(美)哥伦比亚大学、(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荷)阿姆斯特丹大学、(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日)国家天文台,以及国内的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
科研项目
( 1 ) 黑洞吸积及其天体物理应用, 主持, 国家级, 2009-01--2012-12
( 2 ) 黑洞吸积、外流以及活动星系核反馈,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6-12
( 3 ) 黑洞的活动性以及星系的演化, 主持, 部委级, 2014-01--2018-12
发表文章
1) Bu, D., Yuan, F. \u0026 Stone, J. Magnetothermal and magnetorotational instabilities in hot 吸积 flows, 2011, MNRAS, in press
2) Yu, Z., Yuan, F. \u0026 Ho, L. On the origin of untraliolet emission and the accretion model of low-luminosity AGNs,2011,ApJ,726, 87
3) Yuan, F. \u0026 Bu, D.F. On the convective instability of hot radiative 吸积 flows, 2010, MNRAS, 408, 1051
4) Ding, J., Yuan, F. \u0026 Liang, E. Electron heating and acceleration by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hot accretion flows, 2010, ApJ, 708, 1545
5) Yuan, F., Yu, Z. \u0026 Ho, L. C. Revisiting the Fundamental Plane of 黑色 Hole Activity at Extremely Low Luminosities, 2009, ApJ, 703, 1034
6) Yuan, F., Lin, J., Wu, K., \u0026 Ho, L. A Magnetohydrodynamical Model for the
Formationof Episodic Jets, 2009, MNRAS, 395, 2183
7) Yuan, F. Xie, F.G. \u0026 Ostriker, J.P. Global Compton heating and cooling in hot 吸积 flows, 2009, ApJ, 691, 98
8) Bu, D.F., Yuan, F. \u0026 Xie, F.G. Self-Similar Solution of Hot Accretion Flows with Ordered Magnetic Field and Outflow, 2009, MNRAS, 392, 325
9) Yuan, F., Zdziarski, Andrzej, A., Xue, Yongquan, Wu, Xue-Bing, Modeling the hard states of XTE J1550--564 during its 2000 outburst, 2007, ApJ, 659, 541-548
10) Yuan, F., Shen, Zhi-Qiang, Huang, L., Testing the Radiatively Inefficient 吸积 Flow Model for Sagittarius A* Using the Size Measurements, 2006, ApJ, 642, L45-L48
11) Yuan, F., Cui, W. The radio---X-ray correlation and quiescent state of 黑色 hole sources, 2005, ApJ, 629, 408-413
12) Yuan, F., Cui, W., Narayan, R.  An 吸积Jet Model for Black Hole Binaries: Interpreting the Spectral and Timing Features of XTE J1118+480,2005, ApJ, 620, 905-914
13) Yuan, F.,  Narayan, R. On the nature of X-ray BRIGHT optically-normal galaxies, 2004, ApJ, 612, 724-728
14) Yuan, F., Zdziarski, A. A. Luminous hot 吸积 flows: the Origin of X-ray emission of Seyfert galaxies and 黑色 hole binaries, 2004, MNRAS, 354,953-960
15) Yuan, F., Quataert, E.,  Narayan, R. On the Nature of the Variable Infrared Emission from Sagittarius A*, 2004, ApJ, 606, 894-899
16) Yuan, F., Quataert, E., \u0026 Narayan, R. Nonthermal Electrons in Radiatively Inefficient 吸积 Flow Models of Sagittarius A*, 2003, ApJ, 598, 301-312
17) Yuan, F.Luminous hot accretion flows:thermal Equilibrium curve and thermal stability, 2003, ApJ, 594, L99-L102
18) Yuan, F., Markoff, S., Falcke, H., A 贾森·特里ADAF model for 人马座A, 2002, A\u0026A, 383, 854-863
19) Yuan, F., Markoff, S., Falcke, H., Biermann, P.L. NGC 4258: A jet-dominated low-luminosity AGN?, 2002, A\u0026A, 391, 139-148
20) Yuan, F.Luminous hot 吸积 disks, 2001, MNRAS, 324, 119-127
21) Markoff, S., Falcke, H., Yuan, F., Biermann, P.L., The Nature of the 10 kilosecond X-ray flare in Sgr A*, 2001, A\u0026A, 379, L13-L16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谢富国,博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张惠,博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部德福,博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于照茏,博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吴茂春,博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刘超,博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牟国斌,博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杨其祥,博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参考资料:
现指导学生
徐珮瑶,硕士研究生,070402-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牛书,博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邓慧红,硕士研究生,070401-天体物理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研究队伍-正高级-袁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21-12-22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授奖.news.sciencenet.cn.2016-10-13
袁峰.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11-28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学术任职
研究方向
人物荣誉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
现指导学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