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塔
浙江省宁波市阿育王塔
五代十国吴越时,明州境内寺院众多,佛塔遍布,梵音不绝,但随着岁月的变迁,至今尚存的仅是两座造形相似,当时盛行于我国东南各地的特殊形式的塔——宝箧印经塔(因其形状似一只宝,内藏印经而得名),又称阿育王塔,
简介
据传是吴越王钱俶仿照印度阿育王建造840000座宝塔的故事,曾制作8400小塔以作藏经之用。其中一座系现位于县阿育王寺舍利殿内的木雕舍利小塔。该塔高1.4尺,宽7寸,塔上有露盘五重,四周雕刻精细绝伦,塔内铜钟悬挂,钟内有悬舍利一颗,佛光闪耀,璀璨辉煌,成为全国著名开放寺院阿育王寺参拜朝圣之佳处。另一座则是1957年在天封塔塔顶上发现的青铜舍利塔。该塔现珍藏于宁波博物馆内,呈四方形,高虽只十几厘米,但其四周镌刻的众多菩萨像和佛传故事中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线条柔美,颇具质感,大有印度古典主义美学风范和神韵。这种充满对佛教崇尚的塔在五代十国时还远传日本,一度成为日本古塔中的一种主要类型。阿育王寺有上塔、下塔和东塔。明代御史王应鹏写有《登育王寺上塔》诗:“病眼多年慵未开,强持筋力上高台。野花正在林间发,海鹤初从何处回?天际千峰飞白日,云中万壑起晴雷。无端一霎冥冥雨,疑是双龙听法来。”下塔,位于寺西侧,故称“西塔”,它与上塔俯仰相映,称为姐妹塔。同为元代重建,通体用砖砌叠,为楼阁式砖木结构。从塔内盘旋而上,直通顶层。浙江省现存的元塔不多,惟此二塔独存。新建的东塔,背靠峰,面对玉几山,塔高53米,八面七层,每层有腰檐,檐上筑有望台,周围设有栏杆。登塔眺望,满目青山簇拥中的阿育王寺兀立其间。据考证,明代时日本画圣雪舟所绘的《育王山图》,曾画有此塔。1995年建成此塔。塔左为玉佛殿,右为华藏世界,塔居其中,鼎足而立,形成以东塔为主体的又一阿育王寺景区。
保护状况
阿育王塔,历900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结构谨严外,历代不断维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系统的修缮和管理。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国家拨大量专款,调拨优质木材对塔进行全面抢修,使这座当今世界上保护最完整、结构最奇巧,外形最壮观的古代高层阿育王塔建筑焕然一新,巍然屹立。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成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阿育王塔内结构设计原型便来源于他的外形轮廓,二、三、四层的护栏为累叠的八角形制,顶部同样使用了八角攒尖式作为自然采光。阿育王塔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虚怀若谷,将阿育王塔千百万年来的文明展示于世界人面前。
参考资料
阿育王寺.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11-17
目录
概述
简介
保护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