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斑竹鲨
体呈圆柱形或稍平扁的鱼类
条纹斑竹鲨(学名:whitespotted bambooshark)须鲨目竹鲨科斑竹鲨属的一种。俗称狗鲨、犬鲨等。
条纹斑竹鲨广泛分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区,包括中国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域,以及印度、日本菲律宾泰国等地。
它的体长约 1 米,身体呈圆柱形或稍平扁,头侧没有皮瓣,吻部窄圆,眼睛椭圆形且上侧位,没有膜。鼻孔位于下侧,边缘有短而尖的须,有鼻褶和鼻口沟。喷水孔较大,约等于眼径。口近乎平直,位于腹部。牙齿细小,呈三齿头型,侧齿头细小。
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起点与腹鳍基底末端相对或稍后,第二背鳍起点在腹鳍与臀鳍之间。臀鳍小,起点远在第二背鳍后角之后,基底长度短于尾鳍下叶基底长,与尾鳍下叶的起点仅有一窄凹洼分隔。尾椎轴平直,尾鳍狭长,后部有缺刻。身体呈灰褐色,有12-13条暗色横纹,体侧和各鳍还有许多淡色斑点。
它是一种暖水性近海底层小型鲨鱼,栖息在浅海或内湾多贝类、藻类的环境中,行动不太活泼,以软体动物门多毛纲虾蟹和底栖小型鱼类为食。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但也是资源受到威胁的物种。
物种简介
条纹斑竹鲨最初由英国动物学家爱德华·特纳·本内特(Edward Turner Bennett)于1830年描述并命名为Scyllium plagiosum,后来更改为有效学名Chiloscyllium plagiosum。属名Chiloscyllium源自希腊语“cheilos”(意为嘴唇)和“skylla”(意为一种鲨鱼)。
在过去的科学文献中,该物种的同义词包括Scyllium plagiosum Anonymous [Bennett]1830、Hemiscyllium plagiosum Anonymous [Bennett]1830、Chiloscyllium indicum plagiosAnonymous [Bennett]1830、Chiloscyllium indicum plagiosum Anonymous [Bennett]1830、Chiloscyllium caeruleopunctatum Pellegrin 1914、Chiloscyllium plagiosum var. interruptum Bleeker 1852、Scyllium plagiosum var. interruptum Bleeker 1852、Chiloscyllium indicum magaritifera non Bleeker 1863、Chilloscyllium margaritiferum non Bleeker 1863、Chiloscyllium indicum var. obscura Günther1870。
形态特征
条纹斑竹鲨体长可达一米左右,身形修长而流畅,尾部细长,显著长于头部与躯干,赋予其在水下灵活穿梭的能力。其头部略呈扁平状,上部圆润微凸,下部则保持平坦,背部中央贯穿着一条明显的皮嵴。吻部较长且尖端细钝。
眼睛呈长椭圆形,位置偏上,没有瞬膜保护,与吻端及第一鳃孔的距离大致相等。鼻孔下侧位。与口隅相通;前鼻瓣前端尖长如须,后端则宽圆,几乎触及口前;后鼻瓣则前半部环形,后半部薄而褶皱,沿鼻口沟外侧延伸至口角,边缘细裂。
口部平横,距离眼睛垂直线的位置比吻端更近,便于捕食。下唇宽扁,形成一条连续的横褶,后缘自由波动,与上唇的短褶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口部结构。牙齿细小而密集,排列成三齿头型,侧齿头虽小却数量众多,每侧每行约有12-13颗,多行排列,以适应多样化的食物需求。喷水孔椭圆形,比眼小,位于眼的下后方,后缘内侧具一突起。鳃孔5个,狭小,最后1个最宽,最后2个相互靠近,最后3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它拥有两个背鳍,大小相近或第一背鳍略显宽大,两者的后缘几乎平直,没有突出的下角。第一背鳍的起始位置通常与腹鳍基底的末端相对应,或是稍微靠前一些,对着腹鳍基部的后部,第二背鳍起点距第一背鳍起点与距臀鳍基底中部上方约相等。尾鳍狭长,尾椎轴平直;尾鳍上叶较为狭窄,而下叶则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前部并不突出,与中部平滑地连接成一个宽广的圆形,随后与后部通过一个明显的缺刻分隔开来。后部则呈现出三角形的突出,与上叶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尾鳍的强大结构。尾端圆润,臀鳍低长,接近尾鳍下叶,基底长等于尾鳍基底长的3/5-3/4。腹鳍呈长方形,鳍端达第一背鳍基底后部下方。胸鳍宽,后缘和里缘广圆,外角圆钝,基底伸达第三鳃孔下方。
条纹斑竹鲨的体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灰褐色调,其背部与侧面精心点缀着12至13条醒目的暗色横纹,第一条横纹巧妙地横跨于头部中央区域,在体型较大的个体中,这条横纹甚至会分为两条更细小的条纹,第二条位于胸鳍上方,第三条紧随胸鳍之后,而第四与第五条则分别镶嵌于第一背鳍的前后位置,第六和第七条则分布在第二背鳍的两侧,第八条则恰好位于臀鳍的起始点之上。至于第九至第十三条横纹延伸至尾鳍之上。
在幼小的条纹斑竹鲨身上,这些横纹之间还会额外出现一条细线,与第一条横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混合图案。这些横纹及其边缘,还点缀着众多白色斑点,幼体阶段,其腹面也布满了许多细小的白色斑点,但随着成长,这些斑点在成体上往往变得不那么明显。条纹斑竹鲨的体色还融入了暗色或黑色的斑点元素。这些斑点或大而稀疏,排列在身体的中线以及横纹的边缘,或小而密集,不规则地散布在头部、体侧以及鳍上。幼体腹面多少褐色,成体腹面淡白色。
物种对比
生活习性
条纹斑竹鲨的生活习性独特而适应性强。它们主要栖息于沿海礁砂混合且海藻繁生的海床,以及松软的沙泥质或珊瑚礁环境中,这些环境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隐蔽的藏身之处。
条纹斑竹鲨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常躲藏在海藻或石缝中,利用体色的变化进行拟态,以躲避天敌和保持隐蔽。
它们主要以底栖的小鱼、蟹、小虾和无脊椎动物等为食,通过嗅觉和张口时产生的负压来捕食猎物。
分布范围
海域
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和台湾西南海域、南海。
国家
存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沙捞越、沙巴州、马来西亚半岛)、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存在不确定和起源不确定: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
生长繁殖
卵生。该物种在中国台湾沿海的交配季节发生在12月和1月,繁殖期主要在每年的3月至6月,期间雌性鲨鱼会产卵,卵生方式繁殖。卵盒呈扁平形,孵化过程大约需要4个月的时间。
条纹斑竹鲨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殖现象——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即在缺乏雄性交配对象的情况下,雌性鲨鱼能够独自产卵并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在脊椎动物中较为罕见。
繁殖过程中,雌性条纹斑竹鲨会选择合适的基质(如礁石、海草丛等)产卵,并通过卵鞘上的角丝将卵牢牢固定在基质上。雌性鲨鱼每隔7到9天产一次卵,每次产1到2枚卵,持续两个月,总计可产下11到48枚卵。这些卵在适宜的温度下孵化,最终孵化出小鲨鱼。幼鱼从雌虫中释放约100-110天后出现。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6年ver3.1)——近危(NT)。
主要价值
条纹斑竹鲨是福建省沿海常见种类,频繁出现在底拖网、刺网及鲨鱼延绳钓的渔获之中,四季皆可捕捞,尤以春季至初夏(3月至6月)为其捕获的鼎盛时期。其肌肉蛋白含量高,既有食用价值,也有药用价值,同时是观赏鱼类之一,大型水族馆偶有展示。一般被利用加工为鲨鱼腌制成鱼桨、鱼丸等,其市场价值较高。
营养价值
条纹斑鲨肌肉的粗蛋白含量为21.7%;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含色氨酸;无机质丰富,特别是Fe、Zn、Se等微量元素。肉甘温,食之克健脾补气;肝可明目,油可清热、防腐解毒、消炎止痛。
适用红烧、红焖、蒸、煮、炒。在选购时,应挑选肉质紧实、富有弹性且外观新鲜的个体,建议将新鲜捕获的条纹斑竹鲨置于冰箱冷藏室保鲜,或冷冻保存以延长其赏味期限。孕妇慎食,鲨鱼肉中可能含有相对较高的汞元素,长期或过量摄入会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药用价值
条纹斑竹鲨的肉具有健脾补气、利水强壮的功效,对虚劳、乏力、痔疮等症状有显著疗效。肝脏则可明目,主治夜盲症。鲨鱼的脂肪炼成油后,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水火烫伤等症状。鲨鱼皮能消积,主治食鱼中毒、成积不消等病症。鲨鱼骨和鲨鱼心也分别具有健脾益胃和健脾胃的功效,前者可治疗腹痛、腹泻,后者则能缓解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胸脘胀闷、饮食不化等问题。
参考资料
条纹斑竹鲨.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2
目录
概述
物种简介
形态特征
物种对比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海域
国家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