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理查逊(1689年-1761年),
英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保守派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克拉丽莎》《帕米拉》和《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等。理查逊关注婚姻道德问题,多以女仆或中产阶级女性为主人公,善于描写人物情感和心理,开创了英国家庭小说的一种模式。其中,他的作品《帕米拉》开创了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先河。他的写作风格影响了后世许多著名作家,如
让-雅克·卢梭的《
新爱洛伊丝》。理查逊与
丹尼尔·笛福、
乔纳森·斯威夫特、
亨利·菲尔丁被认为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产生时期的四位代表作家。
塞缪尔·理查逊出身于小资产阶级下层。父亲是家具制造商,属于清教徒,坚信诚实、忠贞、勤俭等美德是社会的支柱。他在后来所写的小说中高度赞扬这些美德。 16岁时去
伦敦出版商约翰·魏尔德处当学徒。利用闲暇自学。1721年自行开办印刷厂,他的印刷厂在18世纪30年代是伦敦 3家最好的印刷厂之一。当过书业公会的理事长、王室印刷人,除经营出版业外,他也从事写作。
1739年,两位书商请求理查逊写一本“书信手册”,以指导读者(尤其是妇女)如何写信,不仅提供人们可参考模拟的尺范本,也进行训世说教。结果于1741年出版了名为《写给好朋友的信和替好朋友写的信》的书。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理查逊回忆起他以前听到的一个关于女仆拒绝男主人求爱而最后又嫁给男主人的故事,他从1739年11月开始动手把它写成小说,1740年 1月完成,书名是《帕美勒,又名美德受到了奖赏》,前两卷于1740年出版,后两卷于次年出版。这是一本书信体小说,受到读者欢迎,在文学史上被称作第一部现代英国小说。它把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结合起来,通过有趣的故事使读者受到清教徒道德的教育。理查逊着重描写人物的感情,把伤感主义引进了西欧文学,导致了18世纪末
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
德尼·狄德罗在他的《理查逊赞》(1761)一书里把理查逊与摩西、
荷马和
索福克勒斯并列,称赞他深刻洞察人的心灵活动。另一方面,理查逊也继承了
丹尼尔·笛福的
现实主义小说传统,使伤感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这样就产生了现代小说这个新的文学类型。
理查逊的第 2部小说《克拉丽莎,又名一位青年妇女的故事》(1747~1748)是最长的一部
英国小说,也是最优秀的悲惨小说之一,约有100万字。它叙述少女克拉丽莎不顾家庭反对,爱上了青年男子罗伯特·洛弗拉斯,但是洛弗拉斯只想玩弄她,并不真心想娶她。以后克拉丽莎被他强奸,悲愤而死。她的亲戚莫登
上校和洛弗拉斯决斗,杀死了他,替克拉丽莎报了仇。这部小说也是用书信体写成。理查逊善于用书信体叙述故事,并用以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克拉丽莎》写得十分动人,对西欧文学影响深远。法国启蒙运动作家
让-雅克·卢梭写的书信体小说《朱丽,又名新爱洛绮丝》(1761)就是严格模仿理查逊的小说《克拉丽莎》而写成。
德国作家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早期书信体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也是间接模仿理查逊的小说写成。
意大利剧作家
哥尔多尼曾把理查逊的第一部小说《帕美勒》改编成两部剧本。
理查逊的第 3部小说《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1753),也用书信体写成,为劝世的爱情小说。理查逊的散文写得生动、自然、有力,包含了丰富的
英语习惯用语。这也是他的小说在当时极为流行的原因之一。
他和
丹尼尔·笛福、
乔纳森·斯威夫特、
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产生时期的四位代表作家。笛福以散文著称,斯威夫特以讽刺小说著称,理查逊以书信体小说著称,菲尔丁以传奇小说著称。
理查生是一个保守派作家。他企图树立资产阶级清教徒式的道德规范,以维护
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他的小说不写冒险和奇遇,而写家庭日常生活,注意人物心理描写,在结构上也突破流浪汉小说的串联方法而集中描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些都为小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因素。
他的第一部书信体小说《帕米拉》(1740—1741),副题是“美德有报”。小说的故事很简单,年轻女仆帕米拉·安德鲁写信给父母和两个朋友讲述在东家的经历。少主人B屡次欲诱惑她,她坚决的拒绝并离去,B仍纠缠不休。帕米拉的美德终于使B产生了真爱,决心娶她为妻。小说出版后大受欢迎。理查生把帕米拉作为美德和正义的化身。她对B的抗拒,出于一种“女德”,也是出于对自己尊严的维护。她在给父亲信中写道:“..可以看出穷人是如何受骄傲的阔人的轻视!但是我们是平等的,许多绅士们夸耀他们的门弟,其实未见得象我们的身世清白。——这些骄傲的人一定是从未想到人生如何短促,尽管荣华富贵,总有一天他们须和我们立于平等地位。哲学家说得好,国王的骷髅与穷人的骷髅并无两致。再说,他们不知道,到末日,最富有的王侯与最贫穷的乞丐都要站在同一个伟大的裁判者面前..”。这种搀杂宗教色彩的平等观念是18世纪资产阶级典型的心态,他们要求与上层社会的人士平起平坐,而政治要求又与清教观念揉合在一起。在帕米拉的故事里,包含了基督徒弃私欲、经受考验而后得救的清教道德观念,即常见的抵御诱惑的主题。资产阶级清教观念中既有进步、真诚的一面,也有虚伪、功利的一面。帕米拉的美德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为报偿,似乎也成了商品,当时便遭致菲尔丁的嘲讽、戏拟。《帕米拉》是第一部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小说,由“
流浪汉小说”传统的写事转为写人,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帕米拉一封封天真纯朴、多愁善感的书信,引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理查逊最成功的小说《克拉丽莎·哈娄》(1747—1748)也是书信体的,长达一百万字以上。克拉丽莎是乡间中产阶级的女儿,美丽聪慧、富有美德,她不愿嫁给家庭许配的富有但可厌的青年,在多才多艺的青年罗伯特·勒甫雷斯的帮助下出奔。勒甫雷斯对克拉丽莎百般诱惑,最后以卑劣手段侮辱了她。克拉丽莎羞愤痛苦,她拒绝了勒甫雷斯的求婚,悲伤含恨死去。理查生打算对于“父母与子女双方在婚姻上的错误行为所能产生的灾害”加以警告。克拉丽莎是个在精神上追求理想的女性,反抗家庭的
包办婚姻,追求新的生活,虽然她不幸落入坏人之手,但她始终抗争,这不仅是捍卫自己的贞操,也是维护人格的尊严。她的美德虽然没能得报,但恶行终于受到惩罚。这部小说情感细腻,感伤气氛浓厚,如著名评论家
约翰逊所说“故事只当作是发挥情感的场合”,书中充满了女主人公心灵感受的描写和各种道德问题的议论。这部小说比《帕米拉》更受欢迎,影响到欧陆,如
法国作家
让-雅克·卢梭的《新爱洛绮斯》便受到了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