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金
江文金
光绪二十一年(1895),江文金出生于港畔村一农民家庭,其祖辈务农治学,重德修文,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香人家。民国二十七年(1938),港畔高等学校升格为“梅南中心小学”,重聘江文金任校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江文金回乡,不忘初衷,他第一件筹办的事就是学校的建设,经与乡贤商量,决定将梅南中心小学迁至枫口,先借用存仁善堂、妈宫、龙门寺场地办学并改名为“龙砂小学”。
个人简介
江文金(1895-1960),号练生,又号练,梅岗区梅南乡港畔村人。他参与创办梅岗区最早的高等小学之一―― 港畔高等学校,并用尽平生积蓄,创建枫口龙砂小学,开梅岗区私办学校之先河;他为人耿直,鄙视权贵,不慕功名,甘当寒儒;他精通古文,深谙书道,学识人品堪称楷模。
光绪二十一年(1895),江文金出生于港畔村一农民家庭,其祖辈务农治学,重德修文,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香人家。兄弟四人,排行第三,幼年在其自家的私塾――光祖家塾接受启蒙教育,后就读于榕江高等小学堂、榕江中学,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
中学毕业后,踌躇满志的江文金与梅岗开明绅士、梅北乡长江启坚一道发起成立校董会,于民国四年(1915)将光祖家塾等私塾合并,创办“港畔高等学校”,校址设于“江氏家庙”,主持学校日常工作并继江启坚之后就任校长。
民国十年(1921)以后,应揭阳市参议谢仲仁之聘,江文金先后在宝峰书院任教,在翔龙学校任校长,其国文、国画和书法教学成绩斐然,培养出的优秀学生有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范昌乾、范茂承等,范昌乾曾赠江文金组画《渔。樵。耕。读》四幅,并在落款中谦逊地写道“练生教我”。
民国二十七年(1938),港畔高等学校升格为“梅南中心小学”,重聘江文金任校长。同年,原县参议常委谢仲仁升迁,劝文金校长署理此职,文金以一条幅“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回绝,尽显真儒品格。
因学生数不断增加,“江氏家庙”场地限制,江文金决定亲自到上海市筹集资金,重建学校。年底启程,进沪后,适逢上海沦陷,遂无家可归,开始也募不到钱。后应一镜艺广告公司之聘,为其作美术设计,一直至抗战胜利后才踏上回家之路,公司老总鉴于他多年对公司所作的贡献,一次性送给他三百多大洋。
民国三十五年(1946),江文金回乡,不忘初衷,他第一件筹办的事就是学校的建设,经与乡贤商量,决定将梅南中心小学迁至枫口,先借用存仁善堂、妈宫、龙门寺场地办学并改名为“龙砂小学”。由于教室缺乏,江文金捐出自已多年的积蓄,扩建三间教室,择址仙爷宫(原梅南乡公所所在地)。时祖师仙童爷江明亮为维护神权,竭力反对,江文金以手杖责之,并怒斥道,勿装神弄鬼,坏我办学!以一股浩然正气压倒了仙童,确保了学校建设的顺利开展。以后数年,正值通货膨胀,币值暴跌的最严重时期,民国政权摇摇欲坠,学校教育没有经费保障,在这最困难的时期,江文金倾尽私囊,苦心经营,苦苦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农会接管。
民国时期的港畔高等小学,生存和发展于战患频仍、民不聊生的年代,在江文金、江启坚、江文彦、江文友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生,其中的佼佼者有:1925年受周恩来亲切接见的革命烈士江明衿,潮揭丰边游击 队团长杨兆民,游击队干部江泽、江建、江芳、赵紫阳同志的秘书洪笃盛以及江明璧、江明清、刘业波等中共县处级以上干部。
江文金古文和书法的造诣都很深,他的书法继承颜体风格又有所发展创新,现存题匾十多处,主要代表作有枫口“存仁善堂”匾,“青天海岛”匾,曲溪“梅新戏院”匾。1949年8月,胡琏兵团一将领进驻枫口,参读“青天海岛”匾和文金校长所题诗文时,盛赞他为“梅岗真儒”。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