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安康,1943年生于桐乡屠甸,17岁师从
钱君陶先生学习书画篆刻。 故他的书法功力精深,正草篆隶四体皆能,尤擅汉简,深得钱君陶之神髓。 安康长期超负荷的劳作,健康透支严重,不幸离我们而去,年仅53岁。
计安康,1943年生于桐乡屠甸,17岁师从钱君陶先生学习书画篆刻。书法,正、草、篆、隶皆工,尤擅汉简。绘画,注重章法布局,作品充满神、情、意、趣。篆刻,朱文劲健疏朗,白文浑朴厚实。他为君陶艺术院的建立四处奔走、劳心劳力,曾两次病倒。由于积劳成疾,于1995年去世,生前是
西泠印社社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早年曾与同乡的许鸣岐先生研习书画,17岁时从师
同里镇的海上著名
金石书画家
钱君陶先生,从此他走上了一条系统、正规的学艺之路。他的书法从
秦汉篆隶入手,尤致力于
北魏张黑女碑,继而深研晋楷唐草,于“颠张醉素”下功夫最深。30余年他遵循教诲,尊重传统,于宋元明清之各大流派的书画篆刻均有涉猎,潜心研究,一丝不苟。故他的书法功力精深,正草篆隶四体皆能,尤擅汉简,深得钱君陶之神髓。用笔古遒豪放,雅拙天然,用墨干湿合度,自具风韵,博得各地大家前辈之赞誉。海上已故老画家
刘伯年先生曾誉其“楷书气势雄健,婉约多姿”。
湖州市已故前辈书画家
谭建丞先生对其
草书有诗赞曰:“种蕉已无僧,临池今又素”、“蛟龙珠可吐”,
钱君陶师更是分阶段的给这位“谦和谨朴,为学勤勉”的学生予以中肯的评定,不断地勉其再攀高峰,如“最近所书用笔运腕均得深谊”、“‘形神兼备’可喜也”,又如评其“笔力遒劲”,“深得
张旭之精髓”等,而安康兄在成绩面前,绝不沾沾自喜,他深知“身怀十数绝艺”的钱师成功的奥妙所在,故以师为楷模,遵师之教诲,涉猎诸多艺术领域,博采众长,绝无门户之见,广泛地汲取养分,滋润自己,修炼自己。计安康精研
书画艺术的同时还深研篆刻,他上溯
秦汉,下涉晚清之
赵之谦、
吴昌硕、
黄士陵诸大家,并从
钱君陶师处不断汲取丰富的艺术养分,他所刻的朱文印劲健疏朗,白文印深朴厚实,且还善以汉简、楷书入印,在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出新,实属难得。
书画篆刻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各大书画杂志、报刊上发表,并多次在北京、
上海市、苏杭等地参展或获奖,入编多部典籍,他的作品深受海内外朋友喜爱。
由
西泠印社和
嘉兴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计安康逝世10周年书画篆刻展”在君陶艺术院举行,《计安康作品选》同时举行了首发仪式。
他不但是位谦虚、诚恳、勇于攀登、不断追求的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好教师,在多年的少儿艺术教育工作中耗费了许多心血,培养出一大批少儿书画篆刻爱好者,其中不少人都获得过全国
书画艺术奖项。
生前生活简朴,对朋友真挚热诚,对艺术孜孜以求,对工作兢兢业业。在为
桐乡市的艺术殿堂——君陶艺术院的筹建中耗心费力,为君陶艺术院赢得了“桐乡金凤凰”的美誉,真是功不可没。他在为君陶艺术院成立而四处奔走时曾两次病倒,然而重病期间仍念念不忘艺术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他的事迹令人感动。年迈的钱老师与师母因他对艺术的执着,对老师的赤诚,特地赶往桐乡探视,并特地为他镌刻了一方四面边款的“安康再生”印褒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