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花(Chrysojasminum floridum),又称迎夏、黄素馨、甘肃矮探春,是唇形目木樨科探春花属的植物。主要分布于陕西、湖北西北部、山西、甘肃、河南等地,花期为5—9月,果期为9—10月。
形态特征
直立或攀援半常绿灌木,高0.4-3米。小枝褐色或黄绿色,当年生枝草绿色,扭曲,四棱,无毛。
叶互生,复叶,小叶3或5枚,稀7枚,小枝基部常有单叶;叶柄长2-10毫米;叶稀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7-3.5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急尖,具小尖头,稀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或圆形,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不明显;顶生小叶片常稍大,具小叶柄,长0.2-1.2厘米,侧生小叶片近无柄;单叶通常为宽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2.5厘米,宽0.5-2厘米。
聚伞花序或伞状聚伞花序顶生,有花3-25朵;苞片锥形,长3-7毫米;花梗缺或长达2厘米;花萼具5条突起的肋,无毛,萼管长1-2毫米,裂片锥状线形,长1-3毫米;花冠黄色,近漏斗状,花冠管长0.9-1.5厘米,裂片卵形或长圆形,长4-8毫米,宽3-5毫米,先端锐尖,稀圆钝,边缘具纤毛。
果长圆形或球形,长5-10毫米,径5-10毫米,成熟时呈黑色。花期5-9月,果期9-10月。
主要变种
黄素馨(Jasminum floridum Bunge subsp. giraldii (Diels) Miao):与原亚种区别在于本亚种的小枝通常被短柔毛;叶片纸质至薄革质,小叶片较大,长1-4厘米,稀可达5厘米,宽0.5-1.8厘米,上面光滑或疏被短柔毛,下面灰白色,疏被至密被白色长柔毛;花萼疏被短柔毛。花期5-10月,果期8-11月。分布于陕西、湖北西北部及山西、甘肃、河南、四川与陕西交界处的地区。生长于海拔300-1500米的山谷、灌木林中。
生长环境
探春花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坡地、山谷或林中。性喜温暖、湿润;性喜阳光充足;较耐热,不耐寒;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为佳。
分布范围
探春花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河北、陕西南部、山东、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贵州北部等地。
繁殖方法
常用压条、扦插和分株繁殖。压条:在梅雨季节进行,将拱形下垂的枝条作“S”,形埋入土中,30-40天后抽出新枝条。扦插:春季进行,选取成熟健壮枝条10-15厘米,插于沙床,一般30天左右可生根。对枝条茂密的株丛在早春可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水肥:生长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积水和过分干旱,需保持土壤湿润,并每隔2个月施肥1次,促使多发枝条。适应性强,栽培也较为容易;它喜温暖湿润的向阳之地,半荫处生长也很好,枝茂花繁,盆栽地栽均宜。每年花后和入冬时各施1次粪干或复合肥作基肥,生长季根据长势情况再追几次液肥;花后要修剪去残花梗,对旺盛生长的枝梢应适当短截,以促进枝条发育充实。地栽的应在地势较高、排水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盆栽的雨季要防止盆中积水,浇水要间干间湿,勿使大干。盛夏要放到树荫或半阴处,避免强光直射,否则经受高温干燥,叶尖会出现干枯。冬季要放在背风向阳处,保证不让盆土大干就行。
修剪:冬季适当修剪,去除密枝、枯枝和截短徒长枝。
防治方法
有时发生叶斑病和根瘤病,叶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可在苗木栽种前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来防治根瘤病。虫害有介壳虫和粉虱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植物文化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是宋朝诗人张明中的作品,诗云:“飞琼将命下瑶台,欲探新春口未开。刚被东风留住着,却酡醉脸未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