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古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是一座集古代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城堡,是明代戍边的重要军事城堡,是中国与
挪威国际合作“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和贵州省重点建设的文化古村镇之一,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古城面积48174平方米。
隆里古城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明代所建的城墙,保存着错综复杂、军事功能突出的街巷和
徽派建筑风格明显的院落建筑,这些都是当初那些军事移民从中原带过来的“乡愁”的载体。在古城里的建筑、街巷、桥涵、汲井,都蕴涵有其身世故事,记述着古城600多年来的跌宕起伏,沧桑巨变。花脸龙、汉戏、迎故事,是隆里古城的三大“瑰宝”。
2002年,隆里古城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3年,隆里古城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隆里古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隆里古城被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隆里古城被列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隆里古城内的古建筑群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隆里古城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9年,隆里古城被评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历史沿革
隆里,原名井巫城、龙标寨、龙里,建制前归属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建置的“龙标县”,属叙州潭阳郡。
元朝
至治七年(1322年)开始设置龙里蛮夷长官司,归湖广诚州。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建“龙里卫”,又增“五开卫”以镇之,仍归属诚州。
公元1385年,
朱元璋第六子
朱桢为镇压古州吴勉起义,调集江南九省官军,在隆里设千户所,同时兴建古城,隶属湖广都司五开卫,1000余名官兵受命屯垦戍边镇守于此,
永乐年间再次修筑古城堡。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取"隆盛之意"把"龙里"改为"隆里"。
康熙帝二十年(1681年)
黎平县改隶贵东道,隆里随之归属贵州黎平府。
雍正五年(1727年)将五开卫改开泰县,隆里属开泰县。
宣统末年,由开泰县改为黎平县。
1999年被
贵州省人民政府确立为全省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村镇及
中原地区与
挪威两国合作建立的生态博物馆。
2003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审定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列为
贵州省首批优先发展的三个重点综合旅游区之一——黎、从、榕(锦屏、
天柱县)综合旅游区的重要景区。2006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建筑特色
古城布局
城垣
古城近似长方形,南北宽217米,东西长222米。城垣始建为泥土夯筑,
天顺元年(1457年)改以卵石框边。周长1500米,城墙高一丈二尺,壕深一丈。城周三里三分,东南西北各设炮台一座。全城设东南西北四道城门,东门为清阳门,又名戌门,门上建有三层高戌楼。东门主要是作为官员、军队等进城之门,取“紫气东来”之意。南门为正阳门,西门称迎恩门,除了门上建有两层戌楼外,还设置了内外两道城门,即在门洞前筑有一堵围墙,出门洞后需转九十度弯再出一道门才能到达城外。这结构被隆里人称为“勒马回头”。古语中“北”、“败”音相近意可互通,而“败”字无疑犯了兵家之大忌,故北门常年闭门不开,且为取其藏风聚气之说,在北门上城楼上设有寺庙,供奉有菩萨,以祈求平安。城墙上设有跑马道,城壁设有“天灯座”,用以传递讯息。古城墙外有
护城河,以防敌人侵袭。
城内
古城内部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的作战需要,至今600多年,城内格局依然完整如初,是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街道20余条,全用
鹅卵石铺成背形花街路面,镶嵌出各种图案。城内以千户所衙门旧址为中心,往东。西、南三面分别开三条主街,街巷交叉均不成“十”字型而以“丁”字街道结构作为主要轴线,城门设有内外两道,形似“瓮城”结构,重要的衙署等建筑
坐北朝南,同时与城防体系的构筑紧密联系,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如北门不开,后备无患);从风水思想及军事防御角度考虑,街道的错接具有“固气”、“避灾去邪”和利于防御的意义。城中不开“十”字,缘由还因“十”与“失”谐音,作为军事城堡,其为城的禁忌,而开“丁”字,寓意“人丁兴旺,城池永固”。城中的三条主街又分出六条巷道,街巷把整个城区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九个居住区域,此正为当地称的“三街、六巷、九院子”格局。
民居结构
早期的民居建筑也大多还保留着汉文化的特点,以安徽、
江西省居多,其建筑形式、艺术手法均具明显的
徽派建筑特点。民居的基本单元一般为
开间10米(三间开),进深8米左右的两到三层木构建筑。建筑结构采用穿斗式人字形坡顶,盖小青瓦,外围砖墙或泥石墙,顶部做成迭落形,端部做成马头状,俗称“马头墙”。屋檐出水向外挑出30厘米,采用“双重脊檐”形式,青色的披檐镶嵌在灰白色砖墙上。宅基均高出地面1米,房屋之间相对排列整齐有序,每家每户前均有清一色的几阶青石台基排列,大门上挂有标志着屋主籍贯、身份的匾额,如“关西第”、“科甲第”、“洛阳第”等,且大门外墙呈“外八字”结构,其平面布置自外而内,先门第,再前屋,再正屋、后屋,每一屋均由天井相隔,天井以青石铺就,低于台基,天井内放有青石制成的防火缸,缸上雕龙或饰有
古代兵器戟,内有暗沟以便排水,古镇民居内每户必有一后门,且后门户户相通,目的是为了军人家眷躲避战火,战事来临时家家互相通告,由后门撤离至安全地带。
古祠
古城中的
宗祠都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均始建于
清代,现在保留的有:江氏宗祠、龙王氏宗祠、所王氏宗祠、西王氏宗祠、陈氏宗祠五座。祠堂门口的牌坊就是一座雕绘精美的大壁画,每座家祠的门口以牌楼的对联均有二至三幅,记述了该族迁徙的历史和对子孙后代的教诲。封火墙高大严实的,四合院天井宽大明朗,天井以青石铺就,两侧有若干厢房,
开间大、屋宇高、进深深,屋面宽敞,正屋壁上供奉本族祖先的牌位。
古庙
明清时期隆里寺观较多。有城中十一庙,城外五座庵,各街中都建有寺庙。城中心的观音堂建有“大庙”,大庙右侧建有“
城隍庙”,东街头有“
孔子庙”,西街头有“武庙”(
关林),武庙侧为“
魁星楼”,西北角有“木马庙”、“玉皇阁”,西南角有“二郎庙”,东鼓楼旁有“飞山庙”,东南角有“五显庙”等共11座。各庙观有道人,都分别供奉有道家的
玉皇大帝、
真武大帝、文昌帝君、赵公财神、关圣帝君、
儒家的孔老夫子、佛家的观世音菩萨、
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等。
主要展览
蜈蚣街
古城蜈蚣街,又名南门大街,全长93米,宽8.5米
鹅卵石铺就成一条巨大的蜈蚣图案。蜈蚣头朝上(观音堂),脚朝下(南门口)蜈蚣背宽2米,脚长2.5米,共56只脚。
来龙街
隆里东门大街叫来龙街,全长105米宽6米,全为卵石镶嵌的花街。从远处眺望,像一条巨龙由黎平城西南三什江蜿蜒而来,到新寨屯、玉田弯突起峻峰,跌为数段,两边横开大帐40余里,延伸至马蹄井复起峰峦,作双鲤跳龙门之势跌落而下,绵亘三里许至城东南为丘峦者顿起五峰排列乃五山,从第四骢出脉横展成一大平原进入隆里所城东门。它来脉悠远,生气连贯,左右护砂。东有上砂(龙砂),西有下砂(虎砂),层层卫护,用以档风聚气,体现了中国古人深的古城选址思想。
书香第
书香第位于南门大街,建于清末,书香弟意取文化之家,读书之族,以知书识礼为立家之本。三间三进二天井,双重檐出水,堂屋窗格为各式花窗,门前放有一对石锁,刻有”连中三元“、”连升三级“字样,防火缸镌刻有
古代兵器戟等,作为练武人家的象征,大门门板用坚硬的木材青杠做成,十分牢固,门后地面安有青石凿成的顶门槽,屋角备有顶门扛,供夜晚顶门使用,是隆里的典型民居。
三槐第
隆里古城中有龙王、所王、西王、魏王四支
王姓,分别来自
江西省、安徽、
山西省,郡口均称”三槐“王氏。龙王位于东门;所王居住南门上小街和西门张所街;西王居住人寿街和桂花街;魏王主要居住在赫门楼。其先祖
王佑官至监察使
员外郎。因其在庭中植三株槐树,遂称”三槐“王氏,明初”四王“到隆里所繁衍至今已24代,计600多年。三槐王氏乃隆里第一大姓。
开科第
这座房子的大门上坊匾额为”开科第“是隆里西王姓的住宅,位于古城桂花街尾,其先祖王大臣,在明
隆庆元年(1567)赴
长沙市应试,中丁卯科第13名
举人,成为
黎平县开科举第第一人,也是隆里所最早出名的人,其后裔取堂名为”开科第“。西王氏是隆里的书香之族,诗书传家,代不乏人。开科门第旧时的建筑风格多为马头墙、八字门、翘角,由于年代久远,仅存5户。
科甲第
科甲第位于古城蜈蚣街上,始建
清代,重建于民国二年(1912年),宅名”科甲第“,原为
江姓住宅,现为杨江两姓居住三间两进式建筑,屋后配有花园,玲龙凿就,翘角凌空,白墙玄瓦,墙上绘花鸟虫鱼或山水人物彩画。江氏祖先江有本是科举出身,中
进士。官至
知府其后裔堂名为”科甲第“取科甲隆盛之意。
陶家院
陶家院位于古城东北角,是清末木商陶明哲的住宅,为三间搭两厢型建筑,四周围高风火墙,天井铺青石板,窗扇均为雕刻精美的木板花窗,上面雕有精致的鸟兽,其中的镂空玲珑木板雕镂更为奇特,书房内有壁画,家具陈设完全,工艺精良,装饰典雅,屋前建有门楼及防火石缸,是古城最有代表性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
古碑表
古城中这些”石文化“的精华——石碑,上百块,主要为架桥碑、建庙碑、掘井碑、建鼓楼碑、建祠碑、建城碑、节孝碑、修墓碑等等。而隆里最著名的碑是位于状元桥东头真武山下并排的四块6.3米宽、4.8米高的大石碑,称万人碑。这些碑都是明清以来为纪念
唐朝著名诗人
王昌龄而新修重修状元桥所立的。其次是”节孝碑“(贞节碑),是封建时代对从一而终(夫死不嫁)恪守贞操女子的一种表彰,申文题请朝廷批准后立碑刊文,传之久远。还有”忠靖坊“、”百岁坊“、”状元书坊“、”节孝坊“及
进士台、华表等。
保护措施
2003年以来,古城内江氏、王氏、陈氏等古家祠,由国家拨款与家族集资、捐资对其牌楼彩画、雕刻、围墙、地坪及祠内木构等逐一维修,并逐步将各家族的迁徙、人物等史料整理列展祠中。
2014年1月,隆里古城“三街六巷”300多栋民居立面、街道开始进行修缮,该项目总投资预计3100万元,项目预计工期为一年。整个立面修缮过程将在保护古城原风貌的基础上实施修缮,按照“修旧如旧、一户一档案、一户一施工图、一户一协议”的原则,重点对古城“三街六巷”民居、街道实施立面修缮。
2015年
锦屏县投入1亿多元对古城特色民居进行立面修缮、街面铺装及环境整治、龙标书院等古迹修复、景观打造、广场及停车场、星级客栈建设等,完善景区道路、水电、通讯管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
文化活动
文化氛围
隆里古城是中原文化与
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隆里古城的居民,多为明代屯军的后裔,其祖先来自中原江南的安徽、
江西省等省,在垦屯戍边的同时,也把江南的先进技术带到这里。他们种植棉麻,纺纱织布,修水碾、
筒车、水碓,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隆里流传下来的文化,以汉文化为主,特别是以江南文化最为厚重,儒、佛、道家文化都植根于这块土地上,同时也杂有当地苗侗文化元素,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
隆里人保留和传承着古朴的传统文化,以民间为载体的玩花脸龙、唱汉戏、迎故事最具代表性,被誉为隆里古城的“三大瑰宝”。
七十二古井
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据口碑传,旧时的隆里,“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72口水井分布于各街巷和宅院,开挖这么多的水井,除了解决饮食、浣沐和消防需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考虑到军事上的需要。
蜈蚣街
据古城中的有关碑记记载和老人们的口碑传,蜈蚣街的来由有两说,一说是“脚踩
吴三桂”。“
蜈蚣”即“吴公”者,指平西王吴三桂也。清顺治15年,朝庭废除卫所制后,吴三桂派员到隆里所收缴千户所官印,变军户为民户,从此隆里人失去了高贵的身份,当地人非常痛恨吴三桂,因“蜈”与“吴”同音,后来隆里人在整修街面时,砌成一条
唇足纲图案,意思是使千万人、千万年用脚踩吴三桂,使其永世不得翻身。二说以“水”克火。按照阴阳风水的学说,南为午门,属阳,风水学分类中,其正五行有诀说“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故南门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属火,有古语云,”南门火旺“,须以水克之。而蜈蚣属”水“,故在南门大街铺上一条”蜈蚣“,以遏制南方乃至整个隆里的旺火。蜈蚣位于古城中心观音堂大庙的门前,庙中观音手捧净瓶,瓶中插柳,意为观音洒净,普降甘霖济众生,净瓶之水,可降火魔。
旅游信息
交通
隆里古城距
黎平机场21公里,路况全为柏油路面。从2006年9月起,开航贵阳至黎平和桂林至黎平的正式航班。
锦屏县到隆里古城45公里,乘车40多分钟可达,班车由隆里往返锦屏城关一天十多趟,车费往返20元,每隔45分钟分一趟。
黎平汽车站13:45、14:45有发往隆里的班车,车程约1小时。
在黎平汽车站乘黎平往敖市的班车,在敖市下车后转乘敖市到隆里的车。
线路
一日游:东门古城——龙标书院——观音堂——蜈蚣街——王氏宗祠——西门鼓楼——北门街——古城墙——陶家大院——东门鼓楼。
优惠信息
2020年2月,为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意,在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筹指导下,九个市(州)和
贵安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出邀请:疫情结束后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全国医务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医师证或者护士证)享受贵州省内420家A级景区旅游门票免费政策(不包括温泉景区和景区内特许经营性项目)。
参考资料
隆里古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3-25
隆里古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