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故居位于长沙县
江背镇特立村观音塘组,为一所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民居,是典型的清末南方四合院建筑。故居是四合院土木结构,占地5700平方米, 建筑面积 581.7 平方米,共有房屋19间,前临田野,后靠小山,周围松柏、
香樟苗、翠竹环绕,十分优雅。故居前有一颗
法国松,是1924年
徐特立从法国留学带回的种子,亲手栽种。天井中还有徐特立 20 岁时亲手栽种的两颗桂花树。徐特立故居于1983年10月被
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7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
长沙市城东43公里处的
长沙县五美乡。为一所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民居。始建年代待考。1914年改建,其后两次扩建并多次维修。占地面积约57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过厅、庭院、上屋等,左右建厢房、杂屋。1916年,
徐特立在此开设五美高级小学后,房舍除上屋东侧及东厢房计九间留用外,其余均归学校管理。故居原从东厢外院侧门出入,院内有水井一眼,檐下形成回廊,小青瓦屋面,方格窗向内支撑。前临田野,后靠小山,周围
松柏、香樟、翠竹环绕,十分幽雅。西侧新建的五美中学校舍草坪坪,与之连成一体。1980年,故居修缮一新,并复原陈设有徐特立夫妇和徐乾以及教员
陈昌、
毛达恂等人的住房。徐特立曾为毛泽东的老师,1927年加入共产党,为中共第七届、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逝世,1983年故居重新公布为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特立(1877年-1968年),原名恂,字师陶,1877年出生于
长沙县江背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1906年领导长沙私立学校师生反“铁路国有”运动。1924年回国后在
长沙市创办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同党并参加
南昌起义。1930年在中央苏区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会兼教育部长。1934年参加
长征,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自然科学院院长、边区参议会参议员。解放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员委员;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著作有《
徐特立教育文集》。1968年11月28日逝世。
徐特立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年),徐特立在故居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1988年,
湖南省人民政府把其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8月,它由
长沙县人民政府重新修葺并且对外开放参观。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特立故居位于长沙县
江背镇特立村观音塘组,为一所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民居,是典型的清末南方四合院建筑。故居是四合院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1.7平方米,共有房屋19间,前临田野,后靠小山,周围
松柏、
香樟苗、翠竹环绕。故居前有一棵法国松,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
徐特立亲手栽种。天井中还有徐特立20岁时亲手栽种的两棵桂花树。故居是徐老生活、成长和早期从事教育活动的地方。徐特立故居里一间西边教室,课桌整齐地摆放在教室内,教师卧室紧挨在教室旁边,是五美高级小学的旧址。西厢房为“徐特立生平业绩陈列”展厅。展厅按照“坚强的老战士”“杰出的教育家”“一代师表革命楷模”三大专题进行展示。展厅内陈列徐特立穿过的衣物、用过的装书籍的箱子等文物,以及记载他伟大事迹的一张张照片。堂屋门上悬挂毛泽东为老师70寿辰题写的“坚强的老战士”雕刻的木质牌匾,屋内安放着
徐特立坐姿铜像。四合院东边为徐特立夫妇的卧室、换衣室、饭堂、烤火房、厨房,以及徐特立儿子
徐笃本和
徐厚本的卧室等展厅。四合院大门东西两边紧挨着教室和教师卧室,两间教室布局相同,东边教室有徐特立轻微倾身微笑教学和第一排一位学生认真听讲的铜像。
徐特立从故居出发,攻坚克难,浴血奋战,同他的学生和战友们一起,谱写了一曲红色赞歌,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徐特立故居记录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红色历史,是重要的革命历史教材,为人们纪念徐特立提供了重要场所。
自驾:自湖南省
长沙市长沙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徐特立故居,路程约37.8千米,用时约4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