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蓝鹟
雀形目鹟科动物
白腹蓝(学名:Cyanoptila cyanomelana):体长14-17厘米,小型鸟类。雄鸟头顶钴蓝色或钴青蓝色,其余上体紫蓝色或青蓝色,两翅和尾黑褐色,羽缘颜色同背,外侧尾羽基部白色。头侧、颏、喉、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腰沾锈色,眼圈白色。颏、喉污白色,胸灰褐色,胸以下白色。
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上山区针阔叶混交林或茂密灌丛中。喜有原始林及次生林的多林地带,在林层高处取食。单独或成对活动。刚迁来繁殖地时,多活动在林缘杨桦次生林和灌丛中,雄鸟常站在河谷和溪流附近高树上常时间的鸣叫。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中国、马来半岛、马来西亚岛、菲律宾大巽他群岛
形态特征
白腹蓝鹟雄鸟额基、眼先、颏尖黑色,头顶至后颈天蓝色或钴蓝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紫蓝色或青蓝色,两翅内侧覆羽颜色同背,外侧覆羽内黑褐色,外翈为紫蓝色和青蓝色,因而表面仍和背同色。小翼羽黑色,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青蓝色或绿蓝色,中央一对尾羽蓝色或暗青蓝色,基部黑色,其余尾羽外翈蓝色或暗蓝色,内翈黑褐色,尾羽基部白色。头侧、颏、喉、胸黑色或青蓝色,胸以下白色,两胁暗灰色。
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头侧和颈侧沾灰,腰和尾上覆羽锈褐色,尾亦为锈褐色,翅上覆羽黑褐色,羽缘橄榄褐色,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浅锈褐色。颏、喉污白色,胸和两胁淡灰褐色或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暗褐色或黑褐色,嘴黑褐色,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9-29克,♀20-25克;体长♂141-165毫米,♀144-168毫米;嘴峰♂10-13毫米,♀10-12毫米;翅♂88-98毫米,♀87-93毫米;尾♂60-75毫米,♀58-70毫米;跗♂15-19毫米,♀15-20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地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尤以林缘和较陡的溪流沿岸以及附近有陡岩或坎坡的森林地区较常见。
生活习性
最晚迟至日落以后还能听到叫声,清脆婉转,悦耳动听,为一连串的哨声。鸣唱时雌鸟常躲藏在附近林下灌丛中,极为隐匿,听到雄鸟的鸣唱,有时飞来落于雄鸟附近的小树枝头,并发出与雄鸟音调相同的鸣唱,但声音低微。雄鸟听到雌鸟回应后则不断点头、翘尾,然后飞向雌鸟,伏在雌鸟背上交配,交尾时间极为短促,然后雌鸟飞走,雄鸟紧紧地追逐。彼此飞翔于丛林中,飞行迅速,但不远飞。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鳞翅目幼虫、叩头虫、金花虫科象鼻虫瓢虫、蚕蛾科幼虫、石蛾科幼虫、浮游、石蝇科成虫、蛱蝶科幼虫、沫蝉幼虫、伪尺蠖幼虫、地老虎幼虫、步行虫蜘蛛、大蚊科成虫、蚱蜢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俄罗斯联邦(东亚区)、新加坡泰国越南
游荡:澳大利亚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最早在5月初即有个体开始营巢,多在5月中下旬,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通常营巢在林中溪流和河谷两岸的陡岸和坎坡上,也在林缘河谷岸边及其附近崖坡上营巢。巢多置于裸露的崖壁洞穴、台阶或缝隙中及河岸附近的榆树、冻绿、色木、椴属桦树等树木的天然洞穴及树根间。最高的树洞离地月20余米。领域性甚强,到达繁殖地后雄鸟即寻找巢位和占区鸣叫,常站在高树顶枝鸣叫不息,宣示领域的占有、驱赶入侵者。巢呈杯状,全由苔藓植物构成,内垫有少许的植物纤维、细根、兽毛和鸟羽。筑巢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3-5枚,卵白色或乳白色,部分钝端有一圈不明显的褐色斑。卵为椭圆形和长椭圆形,大小为16-23毫米×14-17毫米。卵重1.2-2.8克。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站在巢附近的高枝上警戒,如有危险物侵入,则不停鸣叫,孵化期11-13天。早成雏晚成性。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