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头山遗址位于
湖南省县
城头山镇平原中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发现较早的一个原始
聚落。该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为彭头山文化时期的遗存,属于长江流域最早的
新石器时代,年代约为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6100年,距今约8200-7800年。彭头山遗址的文化面貌与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完全不同,已被命名为“彭头山文化”。
考古发现遗迹有地面式、浅地穴式建筑遗迹和以小坑
二次葬为主的墓葬。出土遗物中石器大多数都是
打制石器,既有大型
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碎石器,与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区别不大。陶器制造古朴简单,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
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彭头山遗址位于
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主要文化堆积为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存,是长江流域最早的
新石器时代,年代距今约8200-7800年。
聚落呈长方形,四周有
壕沟、堆筑的土围和天然河道为护围,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考古发现遗迹有地面式、浅地穴式建筑遗迹和以小坑
二次葬为主的墓葬。但尚未发现有专门的墓葬区。出土遗物中石器大多数都是
打制石器,既有大型
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隧石器,与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区别不大。陶器制造古朴简单,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
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遗址在
澧水北岸低於50米的山岗上。此次发掘共开
探方15个,探沟两个,揭露面积约400平方米,主要清理了新石器早期灰坑15个,墓葬18座,柱洞24个,灶两个,居住面残迹1处。早期文化的
文化层较薄,仅0.6—0.8米,但包涵物比较丰富。
早期灰坑有圆形、椭圆形、锅底状、盆底状及不规则状。柱洞为圆形、椭圆形,一般直径为0.5~0.6米,深0.4~0.5米,底部有较厚的木炭层。墓葬有长形、圆形、椭圆形、勺形等多种。人
BOBBIN无存,葬式不清。随葬品有陶器、少量
打制石器、少量磨制装饰品,其中有用黑色
燧石磨制成圆棒状穿孔佩饰,穿孔技术已相当发达。陶器以夹炭陶为主,已修复罐、钵、盆、支架等器物百余余。夹炭陶质地疏松,
内胎厚薄不匀,有拍印的粗绳纹、刻划齿牙纹、指甲纹等。陶器多用粘贴等原始手法。有不少新石器早期小型打制石器。
2014年4月17日,
湖南省部分省政协委员赴
澧县就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和彭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开发与保护进行调研,拉开了全省农业
文化遗产调研的序幕。城头山与彭头山对史前
聚落的发展、筑造城历史和技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和世界稻作农业的兴起与发展等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大价值,是人类最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遗址开发建设和古文化的挖掘过程中,要对原始形态进行科学合理、
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和保护,保持原汁原味,凸显
澧水文化独特内涵,切实落实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发展要求。
彭头山文化是中国湖南及湖北境内发现的史前文化,因其位於
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的彭头山遗址而得名。前76世纪-前62世纪,为
长江文明中目前已知最早的
新石器时代。该
文化遗址中有发现稻谷,被认为应已有稻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