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安
工艺美术师
潘文安(1957年-)是一位祖籍江苏武进的工艺美术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他一直专注于国画传统,研习宋、元以来的山水、花鸟画家名作。潘文安的作品将传统风韵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
人物简介
他一直专注于国画传统,研习宋、元以来的山水、花鸟画家名作,其作品将传统风韵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
作品曾获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大展创新奖;全国金融系统书画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第四届文化艺术书画类金奖;中国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西部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金奖。作品被陕西美术博物馆、中国消防博物馆、毛泽东纪念馆、朱德纪念馆等收藏。作品被《中国西部百位书画家名家精品集》、《陕西书画名家精品》等书收录。并先后到俄罗斯韩国等地进行文化交流。
现为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史馆研究员,陕西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陕西长安书画研究院理事,西安书画艺术院副院长,陕西老年大学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签约画家。
走进中国画名家潘文安的艺术人生
真情快意,生性潇洒,幽默而富有风趣的谈吐,正直而坦诚率真的为人,这就是中国画名家潘文安给笔者留下的真实印象。从最初在摄影艺术里游历驰骋,到之后对中国画的痴迷和热忱,再到后来给学生教授国画艺术,潘文安都一直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勤奋耕耘,因此,在他的画中你总能欣赏到中国画带给人的一种纯粹与魅力,和一种浑然天成的沧桑感。
中国画是在一代一代的变化和创新中发展的,众多书画大家起初都是从临摹入手,也只有反复临摹优秀的传统名作,掌握一定的笔墨技法、中国画独特的内在的意境表现,及古人“外师造化”的教诲,才真正能领会到中国画的要义。潘文安在向笔者讲述自己对书画艺术的见解时说道:“学习中国画,不从传统入手,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优秀的传统名作中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涵养,学习中国画要把握好“结构”和“节奏”这两点,最终要以“造化自然为主,以师承法度为辅”,向自然索取创新技法,创新思路。这样,一切新的道,新的理必将在造化自然的启迪下,打开属于你的绘画之门”。
潘文安是笔者见过的少有的一位颇具天赋的画家,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即使在他下乡的那五年里,每天辛勤劳作之余,他总是喜欢提笔描绘着自己所看到的、感触到的事物。在那个娱乐活动极度匮乏的年代,画画成了他最好的消遣方式,只要拿起画笔,什么困乏就都消失了。直到后来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进行书画艺术理论的系统学习,为他以后的绘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潘文安从临习宋元以来名家作品入手,不断深入中国画艺术的深远意境。宋、元是我国山水、花鸟画走向鼎盛的时期,北宋中国画三大家李成范宽董源以及南宋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北宋时期的作品多以全景布局,如范宽《溪山行旅图》,南宋则多小幅构图,如“马一角,夏半边”的构图形式,而南宋皇帝宋徽宗本人就非常喜欢画花鸟画,所以那时的花鸟画也达到了高峰。在潘文安看来,宋、元时期的国画作品代表了中国传统画的最高水平,也是每一位中国画创作者最应该钻研和学习的。
有人说过,读书要有“三性”——记性、韧性和悟性。绘画其实也正如读书一样,同样需要有这“三性”。潘文安就是抓住了这“三性”,从而使他的绘画造诣不断提高。一路走来,虽然很辛苦,但他依然执着。一种兴趣,让他选择了书画事业;一种执着,让他对书画一如既往的喜爱;一种信念,让他在书画界站立了脚根。
他的作品曾获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大展创新奖;全国金融系统书画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第四届文化中国艺术节书画类金奖;中国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西部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金奖。现为陕西长安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西安书画艺术院副院长,陕西文史馆研究员,陕西花鸟画研究会理事,中央电视台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签约画家,先后到俄罗斯韩国等地进行文化交流。作品被多位专家学者和大型博物馆收藏,其笔墨技法,题材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获得了多方好评。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的《高原春月夜》,是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而创作的,通过展现陕北黄沟壑老百姓也能在家门口看到电影的画面,来表现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逐渐提高,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为中国消防博物馆收藏的《情系险谷》,在创作前,长安书画研究院的多位画家与消防队进行多次座谈交流,消防官兵还做了实战演练,战士们的动人事迹,深深打动了他,从而创作出了一幅以情入画的作品,以悬崖险谷这种惊心动魄的情景来表现消防官兵们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的《日出东方》是以长城为题材,暖色调的画面,表现了一个巨龙在东方将和太阳一样辉煌腾起,有着深刻的寓意。朱德纪念馆收藏的《华岳雄姿》是以华山为题材,以表现朱德雄伟的身躯,博大的心怀。2011年西安市政府北迁新址,收藏了潘文安的画作三幅,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在今年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邀请潘文安进行现场创作,并收藏了他的作品两幅。
谈到艺术本质这个大问题时,潘文安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主观情感的表达,是把原始的、散乱的事物把它浓缩、夸张;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达到形神兼备”。他主张:“艺术创作,首先人的思想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艺术是人们精神上的灵魂,艺术作品要融入情感,没有情感的艺术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做为一名书画家,必须要提高全面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思维能力。中国画要创新还要广泛吸收其他艺术的营养,如:音乐那美妙的节奏、舞蹈那动人的舞姿、摄影艺术那神奇的光影效果等。现代著名中国画艺术大师李可染,就吸收了摄影艺术中逆光效果,前无古人,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
清代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潘文安老师认为:“不但笔墨要当随时代,而人的创作思想更要“与时俱进”。二者结合才能创作出既有笔墨,又有思想,让时代认可的作品”。对于作品的多次奖项以及给自己带来的荣誉和回报,潘文安这样说道:“只要有了扎实的功底、循序渐进的努力,并带着炽热的感情去创作,就可以把美好的神话变为现实,我是一个喜欢艺术而不断追求的人”。
“艺术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精神支柱,所以我将用一生去追求它。诚实做人,认真做事;人品高,画品亦会高。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画的开心、画的快乐、画的自由、画的幸福、画的潇洒。我相信“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机遇都是给勤奋和努力的人准备的”。聊起多年的书画生涯感悟,潘文安总是侃侃而谈。
正如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相通的一样,潘文安深知这个道理,将所有美好的事物用笔墨进行展现,给予人一种特殊的心灵享受,便是潘文安一生无悔的追求,笔者在此祝愿潘文安的艺术道路异彩纷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