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
画作《清明上河图》中桥名
虹桥,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中,横跨汴河上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汴绣作品
2019年6月3日,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瑞红在庆祝《汴梁晚报》创刊25周年活动中,捐赠了一幅汴绣精品《清明上河图》虹桥片段。这幅汴绣作品长2米,宽0.6米,以真丝丝线和多种针法精工绣制而成,展现了汴绣艺术的精湛技艺和典雅气息。
结构特点
虹桥的主拱骨由短小纵梁和横木构成,其最大的特点是跨径巨大却无一柱支撑,桥下船只穿梭,朱红色的桥身,整座桥宛如飞虹,这也是它被称为“虹桥”的原因之一。
它属于悬臂梁桥,桥身全木结构,一根根木梁按照一定角度交叉卯榫,一节节伸出,形成大跨度的曲线结构。
桥上场景
商业活动:桥面上搭棚起伞的商铺林立,商贩们在往来人群中叫卖着各种待售的货物,有卖吃食的、卖鞋的、卖铁器的等等,热闹非凡,展现了北宋时期商业的繁荣。
交通状况:由于虹桥是交通要道,因此桥上行人交错,十分拥挤。有坐轿子的、骑马的,还有挑担工和驮货物的牲口穿行其中,甚至还有人在桥上摆摊占道经营,导致交通更加拥堵。
历史意义
建筑史上的奇迹:虹桥的建造技术在宋代以后基本失传,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水平,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对研究宋代的建筑技术和工程力学等方面具有价值。
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是《清明上河图》全图的中心和高潮部分,桥上及周边丰富多样的人物活动和场景,生动地记录了北宋首都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为研究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参考资料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赏析.河南水利典環境職业学院.2024-11-28
目录
概述
汴绣作品
结构特点
桥上场景
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