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头鱼
鲉形目六线鱼科斑头鱼属鱼类
斑头鱼(学名:Agrammus agrammus),属鲉形目六线鱼科斑头鱼属鱼类。又称斑头六线鱼、窝黄鱼、紫勾子等。体延长,侧扁,似纺锤形,背、腹缘广弧形。体背侧黄褐色。
斑头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朝鲜半岛沿海以及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等。
斑头鱼属冷温性海洋鱼类,近海底层栖息,常与六线鱼混栖在岩礁周围。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似纺锤形,背、腹缘广弧形。头小而略尖,无棘和棱。吻尖突,长于眼径,北侧中央具一浅凹沟。眼小,圆形,上侧位,眼上缘后部具一较大羽状皮瓣。眼间隔稍圆凸,等于眼径。项背每侧具一较小羽状皮瓣。鼻孔每侧2个,突出成短管状,距眼较距吻近。口小,前位,口裂稍斜。上颌稍突出,上颌骨后端几伸达眼前缘下方。唇厚。齿细小,上下颌各具一齿带;犁骨具齿,腭骨无齿。舌圆形,前端游离。前腮盖骨和腮盖骨均无棘和棱。腮孔宽大。腮盖膜相连,跨越峡部,与峡部分离。腮盖条6。具假腮。腮把短、颗粒状。
体及头的背部和后侧部被小栉鳞;颊部、腮盖、胸鳍基部及胸部均被小圆鳞;吻、第二眶下骨骨突以及头的腹面均无鳞;背鳍鳍条部、胸鳍外侧及尾鳍被小圆鳞。侧线1条,高位,伸达尾鳍基。
背鳍连续,始于腮盖后缘上方,具18鳍棘、21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具一缺刻,最长鳍棘约与最长鳍条等长,后端不伸达尾鳍基。臀鳍约始于背鳍第二鳍条下方,具19~20鳍条,无鳍棘,鳍膜具缺刻。胸鳍宽大,侧下位,近圆形,后端不伸达肛门,鳍条粗大,平扁。腹鳍亚胸位,末端不伸达肛门。尾鳍后缘近截形。
体背侧黄褐色,自眼间隔到尾柄,具9个棕黑色大横斑;体侧及下方具6~9个不规则棕黑色大斑;腹侧淡白色。眼周具辐射状棕黑色线纹。上下颌后方具棕黑色斑。眼上羽状突起棕黑色。背鳍具灰黑色斑纹。胸鳍、尾鳍具黑色小斑点。臀鳍具黑色斜斑纹。腹鳍灰黑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朝鲜半岛沿海以及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等。
栖息环境
斑头鱼属冷温性海洋鱼类,近海底层栖息,常与六线鱼混栖在岩礁周围。
生活习性
产卵期在8~9月。主要摄食动物性食物。
参考资料
斑头鱼Agrammus agrammus.中国生物志库.2024-12-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