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是
美国经济学家
道格拉斯·诺思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81年。该书以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对经济史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非技术因素。诺思认为,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历史演进的源泉。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分为三篇,第一篇为理论部分,系统阐述了国家理论、
意识形态理论,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历史中的经济组织。第二篇为历史部分,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历史,
证明论,并分析了两次经济革命及其结果、古代世界经济的变迁与衰落、封建主义的兴衰、近代
欧洲的结构与变迁、产业革命和1789—1914年美国经济的结构与变迁。第三篇是理论与历史的结合部分,总结全书。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诺思在1981年出版的《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中,对《西方世界的兴起》中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并进行了理论总结。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集中表述了产权、国家和
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诺思认为,产权是交易的基本先决条件,国家规定产权结构并对其效率负责。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工具,有助于实现决策过程简化,社会稳定并使经济制度富有黏合力。作者还提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揭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的存在和作用机理。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是经济史领域历史与理论结合的典范作品,标志着新经济史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的基本完成。该书重新解释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史,得出了许多与传统认识迥异的结论,对经济史研究和经济学说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North,1920—),
美国当代经济史学家,1993年
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1790—1860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美国过去的增长与福利:新经济史》《1607—1860年的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
公共问题经济学》《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