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最早成立于1949年12月,为
正军级单位。同时是中国共产党
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的军事部门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兵役工作机关。
广西军区于1949年12月9日在
南宁市成立,兵团级,隶属华中军区(后隶属中南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西军区由第十三兵团兼,下辖第四十五军(率第一三三、一三四、一三五师)、第四十九军(率第一四、一四六、一四七师)、第一五一、一五二、一五四师、第十三兵团补训三师、两广干部工作队和广西各地游击队。1950年2月,第一五八师由
湖南省调入广西 (6月调往
广东省)。相继建立10个
军分区和4个警备司令部,总员11万多名。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云逸,第一副司令员黄永胜,第二副司令员李天佑,第三副司令员彭明治,第一副政治委员莫文骅,第二副政治委员吴法宪。
1950年4月,第十三兵团免兼广西军区,第四十九军军部并入军区机关。武鸣军分区改编为军政干校。1950年7月,第一七四师调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1年1月,广东钦廉军分区划归广西军区。年底,军区共辖10个军分区、4个警备司令部和21个主力团、7个独立团、98个县大队、
军政干校及直属部(分)队,总员13万多名。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云逸,副司令员李天佑、曾国华,副政治委员莫文骅。
1951年,广西军区部队在全力剿匪的同时,支援
抗美援朝战争,先后组建8个团,补训新兵137458名。 1951年6月,恢复第四十九军,以第一五四师师部为基础组成第四十九军军部,第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师归建第四十九军。第一五四师免兼梧州
军分区后,撤销该分区番号,至年底,军区共辖9个军分区、9个基干团、11个独立团、4个暂编团、81个县大队、1所
军政干校、1个海防大队和警卫团等,总员11万多名。军区司令员李天佑,政治委员张云逸,副司令员卢绍武,副政治委员刘随春。1951年5月,县大队改编为县(市)
人民武装部。1952年8月,撤销
宾阳县、柳州军分区和各军分区所属独立团。
1953年,精减各基干团、暂编团。1954年广西军区成立省兵役局,县(市)人民武装部又称兵役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军区共辖7个
军分区、79个县、(市)兵役局和第四十六文化速成中学(由
军政干校政编)。总员1万多名。军区司令员李天佑,政治委员张云逸,副司令员卢绍武,副政治委员谭甫仁。
1955年,广西军区改为
省军区(
正军级),广西公安部队划归军区领导,广西军区兼广西公安司令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钦州军分区及所属部队划归广东省军区。1957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将4个团级仓库和3个团级医院拨归军区领导。1955年至1957年,广西军区司令员卢绍武,政治委员
陈漫远、谭甫仁,副司令员覃士冕、余成斌、傅春早,副政治委员方国安、李俭珠。
1958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省军区遂改称广西军区。撤销省兵役局。原属公安系统的内卫团、边防团、边防检查站等单位移交地方公安机关。县(市)兵役局改为
人民武装部。1962年,军区所辖的仓库、医院拨归广州军区后勤部54041部队,军区共辖6个
军分区、80个县 (市) 人民武装部和步兵团、第三○三医院,总员不足万人。1964年,组建边防师(1965年改为
野战部队,转隶第6984部队)。1965年,广东钦州军分区划归广西,成立河池军分区。
1966年,公安部队编入解放军序列,广西公安总队改编为军区独立第二师,各边境工作总站、边防检查站改归军区领导。1967年,组建独立第一师。1969年撤销
广西军区独立第二师番号;南宁市人民武装部扩编为南宁警备区。1970年,组建生产师(1973年交地方);成立国防工业办公室(1973年改归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原属公安系统的边境工作站、边防检查站和县(市)中队,分别于1973年、1975年移交地方公安机关。1976年,广西军区增设顾问组。同年撤销
广西军区独立第一师。1978年底,边防部队、边防军分区整编;1979年,军区边防部队再次整编。军区共辖8个
军分区、南宁警备区、各边防部队、守备部队、85个县(市)
人民武装部及直属单位。
1983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命令,为实现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广西军区和师、军分区的领导班子进行大调整。同年,南宁警备区改称
南宁市军分区。1983年
桂林市人民武装部、1984年
柳州市、
梧州市人民武装部先后由团级单位升为
正师级单位;组建柳州陆军预备役师。1986年,桂林、柳州、梧州、
北海市人民武装部改为市
军分区,广西军区各
边防部队进行整编。
自1949年到20世纪90年代40多年间,省(自治区)、地委、市、县(市)委书记分别兼任军区、军分区、县(市)
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和第一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兼任。1978年恢复兼任。1985年后免兼第一政委,只兼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