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所覆盖的
植物群落。依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可分为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它与气候、土壤、地形、动物界及水状况等自然环境要素密切相关。从全球范围可区分为海洋植被和陆地植被两大类。但由于陆地环境差异大,因而形成了多种植被类型,可将其划分为植被型、植物群系和群丛等多级分类系列。还可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人工植被包括农田、果园、草场、人造林和城市绿地等。自然植被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等。
释义
植被(vegetation)就是覆盖地表的
植物群落的总称。它是一个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或地球科学的名词。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被分类,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
陆地表面分布着由许多植物组成的各种植物群落,如森林、草原、灌丛、
荒漠、
草甸、
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区的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植被对植物个体来说,它是一个整体,全面的概念。
分类
地球表面某一地区内所覆盖的植物群落的总体。可按地理环境特征划分,如高山植被、
温带植被;可按不同地域划分,如
天山植被、
中原地区植被;还可依
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如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植被与气候、土壤、地形、
动物界及水状况等自然环境要素密切相关。
从全球范围可区分为海洋植被和陆地植被两大类。海洋植被的特征是生产能力低,绿色植物中
藻类占优势。陆地植被特点为
种子植物占绝对优势,但由于陆地环境差异大,形成了多种植被类型,可将其划分为植被型、植物群系和群丛等多级分类系列。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植被的种类组成、数量、结构、
生活型及生态特点,以优势种最为重要。植被还可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是一地区的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和潜在植被。人工植被包括农田、果园、草场、人造林和
城市绿地等。人类长期栽培的植物的组成和结构都很单调。
作用与特点
作用
植被在土壤形成上有重要作用。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各种植被类型与
土壤类型间也呈现出密切的关系。植物是能进行
光合作用,将
无机化合物转化为
有机化合物,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在自然界中,目前已经被人们知道的植物大约有40万种,它们遍布于
地球的各个角落,以各种奇特的方式自己养活着自己。绝大多数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
氧气。而且,对于植物来说,不必像动物那样得到处活动或拥有复杂的
神经系统,以便找到食物,植物凭着光合作用这种特殊的“自养”能力,只需“静坐”就可,远不用为“吃”忧虑担心。
植物中的很大一部分会无可奈何地成为动物口中的美味佳肴。不仅草食动物依赖植物所提供的
蛋白质和能量,而且肉食动物也间接的依赖着植物所提供的能量。可以说,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植物,生物几乎就无从谈起。
特点
因为植物不会走动,所以它们的变化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生命周期也与四季同步,植物以结籽、落叶等方式来抵抗冬天或干旱的季节。它们还有许多独特的生存本领。比如,植物具有分主组织,
细胞还具有全能性,使得它们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任何一个单一的植物细胞组织会长成一个具有各种细胞类型的新的植株,这是动物所不能比的。截去一只动物的臂或腿,其惨状可想而知,而对植物来说,只要把失去的部分再长出来就行了。
植被类型能直接影响土壤形成方向;同时,随着土壤性质的变化,又能促使植被类型发生变化。例如,分布在大、
小兴安岭一带的
暗棕壤,是在
针叶和落叶
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但是当森林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受到破坏后,土壤水分的蒸腾量大为减少,土壤由于变湿,促进了
草甸植被的发展,
土壤有机质来源丰富,暗棕壤逐渐演变为富含
腐殖质的
黑土。
区域划分
热带雨林
巴拿马共和国的热带雨林多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南北纬约10度之间,如
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附近的热带雨林。雨量充足,年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无明显干湿季之分;温差小,平均温约
摄氏度25—27度。以常绿阔叶树为主。森林层次复杂,可以分成地被层、
草本层、灌木层、亚乔木层、乔木层和树冠层等。为争取阳光,有些树种可以长到80米以上。
热带旱林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热带旱林位于纬度约10—25度之间,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南北两侧,如非洲、南美洲雨林的南北两侧及
印度的森林。和热带雨林比较,热带旱林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随着季节变化,林相会做出不同的改变。干季时,树木的大部分树叶会掉光,以减少水分散失;当雨季来临时,充沛的雨量会迅速将森林重新绿化起来。
热带草原
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分布纬度与热带旱林相似,但较热带旱林更为干燥,如非洲的疏林草原。由于雨季短、干季长,使得森林不易生长,而形成草原的自然景观。雨季多在夏季,其余时间通常久旱无雨。时常发生的火灾使得该区没有茂密的森林,草地在火灾过后很快生成,留存下来的树木通常有着相当程度的防火能力。
荒漠
非洲南部的
卡拉哈里沙漠主要分布于大陆内陆区或背风的山区,雨量在30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日夜温差大,如
撒哈拉沙漠、
戈壁大漠等。随着地点的不同,降雨量和气温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智利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
热带,且几乎全年无雨,北美的
索诺拉沙漠却有每年近300毫米的雨量,而蒙古的戈壁沙漠冬季均温则可降至
摄氏度零下20度。主要植物为
仙人掌科、矮灌木及
草本植物等耐旱植物。
地中海灌木林
科西嘉的硬叶灌木地分布于南北纬30—40度左右的地区,夏干冬雨,全年气候温和,如地中海地区、
加利福尼亚州、南非
开普敦地区等。主要植物以硬叶灌木植物为主。夏季的旱季时常发生火灾,因此此区的树木都有相当的防火能力;灌木则生长周期短暂,在湿季迅速生长,旱季死亡,以避开旱灾和火灾。
温带草原
美国
堪萨斯州的温带草原分布
纬度与温带森林相似,但年雨量较少,约300—1,000毫米,如
美国中西部、
阿根廷及东欧、
中亚至蒙古的大草原。降雨量不足以使树林生长,但也不至于形成沙漠,主要植物以
禾本科及
菊科等
草本植物为主。
温带森林
美国康乃狄克州的温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年雨量约650—3,000毫米以上,如东亚、西欧及美国东部的温带阔叶林。以阔叶树为主,如枫、橡、榆等。树叶在秋、冬季时会凋落,以减少水分及能量丧失,因此被称为落叶树。
这个地区是受到人类影响最大的地方。数千年来,人类砍伐树木,发展农业。现在,世界大部分的温带
原始森林均已消失;在北美西部,只有1—2%的温带原始森林仍然留存。
针叶林
挪威的针叶林分布于高纬度地区,如欧亚大陆北部及
加拿大、
阿拉斯加州的针叶林。冬季长而严寒、生长季短。年雨量约200—600毫米。以裸子植物为主,如松、柏、杉等。终年常绿。树叶呈针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
苔原
弗兰格尔岛的苔原又称为寒原或冻原。分布于
极地高纬度地区。降水量低、生长季短。主要植物为
苔藓植物、
地衣及矮小灌木等。夏季短,植物在短暂的生长季节迅速开花结果。
山地
日本涸岳附近的高山植物山地的环境和植被随着海拔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海拔越高,气温也越低。一些低纬度地区的高山上,常可以见到类似高纬度地区的植被。
在年平均温度低于10℃的高山地带,树木不易生长,在森林所能到达的最高海拔,称为林线。高山地区由于常年低温、地形陡峭、表面土壤稀少、强风吹袭、烈日照射等自然环境因素,不适合树木生长,因此高山植物大多为矮小的灌木或
草本植物。由于生长季节短、动物媒介少,高山寒原的植物大多具有鲜艳的花朵或果实,以吸引动物媒介传播花粉、种子。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
火灾可能是影响全球植被分布最大因素
过去,一个地区的温度和雨量被认为是决定该地区种植何种植物,是否适合变成牧地、稀树大草原、还是森林的关键因素。但是,来自
南非和
英国的研究人员称,火灾可能才是影响全球植被分布的最大因素。
由喜温植物构成的牧场在600万至800万年前仅出现在
热带地区,但是之后就迅速延伸到全世界。研究发现牧场的延伸主要受火灾的影响,虽然目前研究人员还并不知道在那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火灾。如果没有火,那么森林面积将从占现有世界植被总量的26%跃升为56%;位于
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牧场和热带稀树大草原面积将缩减为现有的一半;
温带牧场和
地中海灌木地将减少大约2/3,研究结论说。
在美国,火灾控制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美国的政策曾规定在公共土地上禁止有任何火种。但在2000年8月,美国政府修改有关的规定,这是因为政府认识到自然界的磷火在保持某些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生物群落被故意植造在易发生火灾的区域。
“不能把火仅仅看作是恶魔。”参与研究的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生态学家说。“如果我们想法消灭火灾,我们将失去经历数百万年形成的生态系统。因为自然界的生态系统面对火灾的考验而不得不积极面对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原则。”研究小组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