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赵堡镇的
和兆元先生(1810---1890),师承
陈清平,且多有增益,是后采被称为“和式太极拳”的这一系太极拳之始创者。民国年间,和兆元之孙、第三代宗师
和庆喜开门授徒,和学信与
郑伯英、
郑悟清(二人被武术界称为’“西北二郑”)得其衣钵,各怀绝技,广植桃李,从此和式太极拳走出赵堡一隅,渐成中国太极拳系列有影响的流派之一。而在当今之和式拳界,和兆元直系后人、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和有禄,又是一位极引人瞩目的人物。
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个人资料
和有禄,1963年生于
赵堡镇。其拳艺得传于其父和士英(1918-1987)。有禄9岁时,和士英开始传授他祖传拳艺。父亲的严厉,有禄先生至今仍记忆犹新:“有一次练转身金鸡独立,动作要领掌握得不好,父亲看到后,亲自示范,然后让我练,整整一天,就一个动作,我两眼含泪,不敢哭出来……”。就这样一晃就是9年下来,有禄完整全面、原汁原味地继承了家传拳架。
在父子教学过程中,父亲发现有禄素质好、十分勤奋,且天分极高,往往不是单纯一招一式简单地练,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善于思考和发现拳势的内涵,而且常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为欣慰。一天晚上,和士英把有禄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咱家的拳,又叫代理架,拳中有理,有《易理》、《
中庸》,有医理。练拳要懂理、明理,拳架中也要有理,一层工夫一层理,一层工夫一 层技,技理相合,方达妙境啊 !,”随后,将
和兆元、
和庆喜、和学信等先人所著及自己手录的太极拳论交给有禄,嘱咐他认真研读。
和式太极拳
和氏门中有一种独特的训练方法,叫做“百日功”。即一天练架100遍,练100天,一天不得间断。这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太极拳去僵化柔,增强内力的一种练法。1982年时,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有禄开始练“百日功”。开始时还能够坚持,到了50多天时,有禄有点坚持不下了,觉得单调枯燥。其父发现后,耐心地给他讲解练太极拳各阶段的感受和要领,要求他坚持度过这个时期。有禄在父亲的鼓励鞭策下,想着自己的追求,第二天起来后继续练……。
和式太极拳重内涵不在外表,在接受父亲传授的太极真谛后,有禄眼界大开,豁然开朗,感到练拳一天,技精一日,于是精神倍增。结合祖辈的拳论和自己练拳所得为基础,在精、气、神上做文章,“人身中者不偏,二脉隐于身内,气行现心意。技击时浑圆一漾而贯全身,虚感之物而寓灵动,击左左空,击右右空,如充气之圆,无处受力;似簧受压,反弹随势,压力重而弹愈强,力之沉而空愈深。”逐渐从心知达身知,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983年,和有禄
应征入伍。由于有着良好的中医基础,被派往医学大专班系统学习现代医学。后来部队首长得知其拳艺精湛,多次让他在重大活动中表演,由此在部队中留下“神拳”的称号。5年军旅生涯,有禄形成了自己刚毅的个性、沉稳的内涵、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意志,拳艺也更上一层楼。1987年探亲归里时,和士英与有禄推手试劲后,老人满意地笑了。
所获荣誉
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评审意见
和有禄,自幼随父和士英习练太极拳,经三十多年的锻练和潜心的理论探研,较熟练的掌握和氏太极拳理论及和氏太极拳套路、器械、推手和击技。曾数次参加或率队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太极拳比赛交流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传承谱系清楚,传承意愿表现强烈,而且在传承上有耐心、有想法、有步骤,传承面比较广泛,形成了该项目的社会性和艺术性。经专家组认真审阅相关资料,建议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现状
为把太极拳的种子播撒到各地,使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和式太极拳,和有禄先生历尽艰辛,做了大量的传播推广工作。1993年,他会同和学俭、
和定乾以及
陕西省、
四川省、
广东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传人发起成立“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并担任秘书长,2001年后担任会长。在他的组织下,
博爱县;
重庆市、焦作、
金坛区等地的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和
郑州市、
漯河市的和式太极拳推广中心应运而生。1993年起;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多次组队参力口
邯郸市(水年)太极拳联谊会
温县(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等比赛,成绩斐然。和东升、董永富、王培华等弟子在交手
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均获得骄人战绩。2003年度郑州市武术锦标赛中,弟子
贾澎获得传统太极拳冠军。向外界展示了和式太极拳这一武林奇葩的风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