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法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政法系,与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合署办公。法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9人,专职教师3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7.9%;博士18人(含2人在读),占教师总数的46.2%,硕士19人,占教师总数的48.7%
法学院设有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法学系、
社会工作系、法学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工作部门;设有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模拟法庭。法学院秉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加快积累,协调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思路。现拥有科技哲学和专门史两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法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和法学第二学位专业,现有研究生68人、本科生435人。拥有法学系、社会工作系、
马克思主义教研室、近
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人文素质教研室、军事理论教研室和专业与就业教研室等10个教学系室。设有校级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之一,是
河南省学术思想最活跃的研究中心之一。
拥有图书资料室、社工实验室、模拟法庭、法律咨询与服务实验室等设施和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知识产权局、
郑州市社会福利院等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了有效平台。
法学本科专业重在培养与我校工科等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具有法律职业技能的实用法律人才、适应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外向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生按普通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两个专业方向招生,前两年打通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必修课,第三年开始分方向培养。知识产权方向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法律专业基础知识和知识产权理论和实务知识,能在国家与地方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也能在
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知识产权社会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法律职业技能的法律人才是建设重点。注重本科生实际技能的实训环节的教学。从制度上引导高年级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积极指导法学学生参加国家、
河南省各类科技和学术作品大赛,巩固和拓展学生科技成果。
法学第二学位重在培养具有理工科、
经济学、
管理学、文学学科基础的法学人才,使之能够成为复合型法学高级实用性专门人才,特别是
知识产权(专利)人才,部分学生可据此考取专利代理人,拓宽就业渠道。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方向科技哲学硕士点资源,在硕士生培养中融入法学学科元素,培养具有科技、哲学以及法学基础理论,能够深入研究相关问题的高层次人才,为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积累经验、做好铺垫。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理论基础、掌握社会工作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社会工作通用管理能力和社会工作实务能力,能够在民政、劳动、
社会保障、司法、企业、卫生等领域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为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开设了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方向的四门实务性的专业必修课程: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而且,在实践教学上,也选择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机构和场所作为实习和就业基地。
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专业是法学与学校理工科优势学科相结合的新兴专业,经由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硕士点方向培育而成。知识产权是我校法学专业长期积淀的特色,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是
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基地、河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校协同创新中心,享誉省内外。该专业毕业后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法学
学士。在校学习期间,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选报校内理工科专业的第二学位以及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学生毕业后可参加司法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和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知识产权专业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形势需要,契合建设
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三大战略的人才需求。该专业学生的知识复合性、应用性很强,既具有法律学科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又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能在国家与地方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
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社会服务机构从事与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就业领域广阔,发展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