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寺位于江苏
扬州市驼岭巷西段北侧。前身是
隋朝所建的避风庵,原址地滨大江,风浪作时客舟皆泊庵前。
唐初于庵前掘得石佛三尊,
李世民闻其事,特敕赐“西方禅寺”额。后。唐永贞元年(805年),僧智完迁建西方寺于今址。明洪武五年(1372年),僧普得重建。明永乐至清乾隆间,均有修。清
康熙,有南源禅师卓锡于寺三十余年,有记钵偈三十余首,刊入《
百丈清规》行世。
咸丰三年(1853年),西方寺除大殿外,余皆毁于兵火。
同治、
光绪间相继复建,但未复旧观。该寺有前后三进,东有厢房,西有菜园,房屋共40间。
西方寺现存建筑仅明代大殿和晚清复建的廊房、方丈室。殿后有
古银杏一株,树干数围,枝叶繁茂,为明代遗物。大殿面阔三间16.65米,进深17.7米,下有简单的石台座,上为重檐歇山顶,所有构架多为
楠木制成。柱顶做卷杀,成
覆盆子形式。所有梁架全部露明造,正中缝做抬梁形式,为月梁形制。山面为穿逗式。大殿内彩绘系五彩遍装,不用藻井。主要部分梁、、枋的彩绘保留了宋代风格,次要部分花纹与底色多用青绿色及黄白色相互衬托,色彩不复杂,构图鲜明,多用连枝图案,花纹轮廓简单,为明代早期彩绘之风格。柱子、斗原来都有彩绘,现仅存小片彩绘和一些痕迹。彩绘增加了殿内庄严和辉煌的气氛。
乾隆,杰出画师“扬州八怪”之一
金农曾寄居西方寺内,度过晚年。1982年,西方寺大殿定为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