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平原像片树叶,嵌在大罗山东麓、
瓯江口南岸的
东海之滨。树叶上那直经横纬的筋络,就是平原上纵纵横横的河流。中间那条粗粗横卧的大脉络,即是由南到北贯穿全境的长达20公里的
塘河。两边长长短短、弯弯曲曲的细脉,就是大大小小的河、浃、沥。密密麻麻的河流将永强平原分割成大片小块,211平方公里的疆域上分布着总长约182公里的水系,每平方公里土地就将近占有1公里河流。构成了阡陌河岔、小桥人家的江南水乡格局。
发水了,
母亲河全神贯注地顺着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将河水导向东面的海、北面的江。北入江的有大水闸3个,东入海的有陡门6座,每秒钟的排水总量达450立方以上。难怪明时的
刘基赞叹永强是块“茄儿”地———浮在水面沉不下!
干旱了,母亲河向两岸的水田旱地提供1500万立方的储水量,滋润着嗷嗷待哺的庄稼。保证了水田的一年三熟,黄金翡翠频换;旱地里滋润了
番薯、糖蔗、棉花、花生,还有套种的大豆、绿豆、玉米、西瓜,兼顾俱全,相濡以沫!
三伏天,20公里长的永强塘河上游弋着一支支河泥船,一人掌桨四人分站在两旁扁平的船沿上,各持长长的竹竿“河泥兜”,朝河底挖污泥。于是淀积一年的泥污变为一船船上好的有机肥;旱地的浃与沥里则一人入水掏泥污,一人在岸上接应,将一桶桶泥肥施在农作物的根部。高温下的作物喘着气,领受着又凉又湿的污泥的惠赐。给母亲河清了淤,又给庄稼施了肥。田野河流,一片青翠!
“鱼米之乡”几乎已与“人间天堂”接壤,永强塘河哺育的大地岂只有鱼与米,还盛产甜的糖和咸的盐。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半个世纪中,永强的年产红糖曾达800万斤,成为
温州市重点产糖区,
塘河上穿梭着满仓满载的运糖船。早在8世纪唐朝开设的全国十大盐场中,就有永强平原上的永嘉盐场———简称永嘉场。当时我国尚处于农耕社会,永强平原上却早已开发为国家级经济特区。古书云:“天下之赋,盐利占半”。永强塘河上一艘艘满载官盐的航船,也就成为当年这个世界超级大国GDP的增长点。悠悠1200年,永嘉场因而一直称呼至今!
人类改造自然、养活自己的工具是锄头,北方的锄南方的锄都比不上永嘉场的锄。永嘉场的“铁板”(锄的俗称)长尺二、宽六寸、重五斤,刃口亮似雪、利若刀、锐如斧,外加条3斤重的梨柴柄,重量质量都有口皆碑。
一个劳壮力春耕时一天翻地一亩左右,约需挥动八斤大锄万次以上,得付出多大能量。所以“一日三餐”全世界通行,唯独永嘉场一日四餐———农忙时五餐,永嘉场人的超负荷体力透支,只有靠加餐加点心来补偿。
因为五千年中华虽然边境烽火不断,但大都是56个兄弟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的摩擦与“阵痛”。真正的外族入侵,是明代的倭患;真正的民族保卫战,是东南沿海人民的抗倭斗争。永嘉场人以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在
塘河上谱写了一曲
爱国主义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