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醪醴论
东汉年间的中医典籍
《汤液论》是东汉年间的图书,主要讲述了
⑴汤液醪醴的制备和用途,并以古今对比,反映了疾病发生、病普增加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医学是伴随疾病病普增加而发展的,并且不是万能的。
⑵以“形弊血尽,而功不立”突出“火器”对治疗的重要性。
⑶论证了“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及“病为本,工为标”的、正确认识医患关系的理论。
⑷以水肿病的机理及治疗方法,证实医学解难水平是在不断地提高的。
内容简介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篇名,即第十四篇
1 关于篇名
汤液和醪醴,是用稻米五谷制成,用以治疗疾病的两种剂型。其清稀液薄的叫汤液,稠浊甘甜的叫醪醴。本篇主要讨论治病的疗效问题,但首先从汤液醪醴的制作及作用谈起,所以用“汤液醪醴”命篇。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内有汤液醪醴,故名篇。”
2内容提要
3原文与白话文
原文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
白话文问:醪醴为什么要用五谷来制作?
答:五谷是养人的主食,营养丰富。
原文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白话文问:
答:
原文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译文
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白话文问:很早以前,醪醴为什么无用处?
答:很早以前知道醪醴可作药用,因为生态环境好,生活习惯好,没有病人可用。后来生态环境改变了、生活习惯改变了,疾病就多起来了,醪醴作药就派上了用场。
原文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石针艾治其外也。
白话文问:如今醪醴为什么无治疗用场了呢?
答:现代生态环境变坏了、生活习惯变坏了,病普改变了。酒性温,虚寒、气滞血凝可用作保健品,但现代人病重,必须用针灸等经络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才能奏效。
原文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应者何?
岐伯曰:神不使也。
帝曰:何谓神不使?
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白话文问:针灸等经络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也不能奏效又是为什么呢?
答:心态相关。精神相关。
问:心态有什么影响?精神有什么影响?
答:良医是一种精神境界。心态不正常,立志不专,精神不振,医技不精,因此疗效不佳。这是其一,其二病人心态不正常,教育心态不正常,缺少健康常识教育,就连基本的保健常识都不能懂得,病患的心态扭曲,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在病重的情形下,效果肯定就不好了。
原文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白话文问: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是一个过程,刚开始时,一定会有一些轻微的症状或表现的,为什么一定要待到病重了,大医生都难治了,甚至还出现医闹呢?世上好医也很多呀,监护人常在身边的,有病是应该会觉察到的啊,为什么不能早诊断、早治疗呢?
答:根本还是病家心态问题,把是非搞颠到了。总是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总认为治好疾病是医生的全权责任。医患关系紧张。自己都不懂得珍惜自己、爱惜自己,家人都不懂得珍惜家人、爱惜家人,又怎会尊重医生,让医生安心研究医术呢,这个问题大着呢。
原文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
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微动四极,温衣缪剌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帝曰:善。
白话文问:
答:
回答: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