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状病毒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的病毒
杯状病毒(calicivirus),呈球形,直径27~38nm。病毒基因组为单正链核糖核酸病毒,长度7.3~7.7kb;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该病毒分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V)、扎幌病毒(Sapovirus,SV)等。
发现历史
杯状病毒科的病毒的病毒学特性确立经历了数十年,由于在细胞培养中难以生长,因此其病毒学特性的确立非常困难。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美国日本,杯状病毒科的病毒无法在细胞培养中生长,但通过将腹泻的细菌自由滤液给予志愿者,证明了非细菌、可过滤的物质能够引起人类的肠道疾病。1968年,俄亥俄州诺沃克小学的一次爆发导致粪便样本再次被给予志愿者,并连续传递给其他人。最终,1972年,Kapikian和他的同事使用免疫电子显微镜从志愿者中分离出诺如病毒,这一过程涉及直接观察抗体-抗原复合物。这一诺沃克病毒株作为其他物种和小圆结构病毒的原型,后来被称为诺如病毒。
分类
1998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生物分类学 of viruses, ICTV)批准,将杯状病毒科分为四个属,分别是: Lagovirus【以兔细菌性败血症病毒(兔形目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为代表】; Vesivirus 【以猪水泡疹病毒(Swine vesicular exanthem virus)为代表】;扎幌病毒(Sapovirus,SV);诺如病毒(Norovirus,NV)。
其中,诺如病毒是1972年在美国Norwalk地区一所小学暴发流行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发现的病原体,是全球引起急性病毒性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美国约有80%以上的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暴发与诺如病毒有关。中原地区也有暴发流行的报道。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为秋冬季,可在任何年龄组发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带毒者均可为传染源。粪-口为其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呕吐物的气溶胶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在人口聚集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场所容易引起暴发流行,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诺如病毒感染可引起小肠绒毛轻度萎缩和黏膜上皮细胞破坏。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20~48小时,然后突然发病,恶心、呕吐、腹痛和水样腹泻。多数感染呈自限性疾病,预后较好。感染后可诱生抗诺如病毒抗体,但该抗体的保护作用不明确。
分属中的札幌病毒以往也被称为“典型杯状病毒”,其形态特点是其表面有典型的杯状凹陷,棱高低不平。札幌病毒主要引起5岁以下小儿腹泻,但发病率很低,其临床症状类似轻型的轮状病毒感染。
生活周期
杯状病毒科的病毒复制发生在细胞质中。病毒通过与宿主受体结合并介导内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复制遵循正链核糖核酸病毒复制模型,转录通过正链RNA病毒转录进行,翻译通过漏读扫描和RNA终止-重新启动进行。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以脊椎动物为自然宿主,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发现历史
分类
生活周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