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是以从事青藏高原生物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公益性综合研究所,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方向为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高寒草地的健康与生物安全、高原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藏药现代化、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特色生物资源高值利用、高原作物与牧草品种选育和高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历史沿革
1959年,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成立。
1961年,组建隶属于青海分院的生物研究所。
1962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961年,中共
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科委党组向中共青海省委报告,将原属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的生物研究所调整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所属的研究所。
1962年1月,中共青海省委批复同意,正式改为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隶属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领导。
1965年,中国科学院为加强研究力量,经第五次院常务会议通过,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动物生态室和昆虫生态室共约100名研究人员迁至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970年,下放地方;由产业部门归口;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改名为
青海省革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研究所(简称青海生物所),隶属青海省科委领导。
1979年7月19日,
中国科学院致函青海省革委会: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生物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受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双重领导,以中国科学院为主。
1998年,在中科院统一部署下,研究所进行体制改革和学科认定工作。
1998年10月6日,中科院通过了研究所定位认定试点方案。
2002年3月8日,被正式批准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序列。
2006年9月,顺利进入创新三期。
2011年11月,被中科院批准正式实施研究所“十二五”规划和“创新2020”工程。
2016年6月24日,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兰州宣布成立。西北研究院实行院长负责制,整合了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以及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各类人员426人。编制内在职人员196人,百人计划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含支撑系统人员)163人,管理人员18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34人(45岁以下11人)、副高级
科技人员49人;有博士学位82人、硕士学位35人。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人员25人;项目聘用人员9人;其他用工人员28人;退休返聘人员20人。
科研部门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研究中心3个,野外台站4个,科研中心8个,1个育种平台,1个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3个,
青海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湖州高原生物资源产业化创新中心
青海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藏药
药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
设施资源
• 仪器设备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构建了多个科学平台,通过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将100余台通用仪器设备实现了公用共享,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
俄罗斯国家医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丹麦
哥本哈根大学、俄罗斯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阿伯丁大学环境与生物研究所等机构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德国马堡大学、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进行了科研项目合作,参加了“欧亚大陆禽流感传播与迁徙鸟类”国际研讨会、国际哺乳动物大会等学术会议。
2012年,研究所共派出因公出访交流人员11批16人次,接待来访人员21批40人,组织外国专家学,术报告8 人次,签定国际合作协议2项,与美、英、德、俄、
瑞士等国知名学术机构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合作,开展青藏高原
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系统分类学、流感病毒学、
中药学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 院地合作
2012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别与
青海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协议共建“国家三江源生态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旱作农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分别与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青海鲁抗大地药业、
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青海紫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
青海鲁抗大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u0026 高健生物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和“西北高原生物所 \u0026 青海紫阳生物科技联合研发中心”。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 获奖概况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取得科研成果366项,其中138项获国家、院和省部级奖励。
• 论文发表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发表论文4155篇;出版科研专著141部。
2013年,研究所发表论文232篇,其中SCI(E)论文96篇,CSCD论文110篇;出版或参与出版著作13部。
2012年,研究所发表研究论文227篇,其中SCI(E)79 篇,CSCD136篇,出版或参加编写专著4部。
• 专利及其他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农作物新品种42个;申请专利193项,授权专利80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25项。
2013年,研究所审定品种2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申请专利46项(已受理),授权专利10项。
2012年,研究所共制定地方标准6个,审定小麦新品种2个,申请专利25项,授权25项。
• 项目承担
2013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组织申报国家、
青海省和企业项目94项,组织推荐各类项目建议60项;获准项目70项,获准经费5775万元;到位经费5916万元。
2012年,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227项(包括新增项目75项),其中:参加课题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9项(新增15项),主持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项(新增4项)、承担2项,主持星火计划项目1项,主持(或承担)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2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主持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1项、主持院重要方向项目2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15 项(新增5项),主持科学院其他项目32项,主持地方科技攻关项目7项、主持地方政府委托其他项目22项(新增4项),主持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1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地方及企业其他项目75项。 2012年,获准经费4803万元;到位经费5127万元。
学术期刊
《
兽类学报》1981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
中国动物学会共同主办的兽类学(野生哺乳动物)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为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季刊,大16开本。主要刊登兽类学各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以及珍惜濒危兽类的饲养、疾病诊断与治疗和
害兽的防治、经济兽类的开发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论文。
数据库收录情况:国际:美国《
生物学文摘》(BA) 、美国《
化学文摘》(CA) 、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英国《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Record) 、
日本《
科技文献速报》。国内:
北京大学图书馆《
核心期刊目录》 、《中文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 、《
中国知网》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CSTPC) 、《
中国生物学文摘》 、《中国农业科技
书目数据库》 。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 学科概况
199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生物学、生态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
植物学、
动物界、生态学、
中药学• 学科方向
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主要学科方向为:
(1)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2)高寒草地的健康与生物安全;
(3)高原生物的适应与进化;
(4)区域可持续发展;
(5)藏药现代化;
(6)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
(7)特色生物资源高值利用;
(8)高原作物与牧草品种选育;
(9)高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教学建设
2013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招聘博士后28人,出站21人;招收博士生209人,毕业140人;招收硕士生475人,毕业343人。
2012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招聘博士后26人,出站19人;招收博士生191人,毕业132人;招收硕士生446人,毕业320人。
文化传统
所徽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徽如右图所示:
释义:徽标由高原(
高原)和生物科学(Biology)英文两个主题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P、B构成。
徽标上半部表示自然领域,寓意为:代表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代表生物所在青藏高原的三个研究方向。
徽标下半部表示人文部分,寓意为:象征生物所的
野牦牛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象征用双手对上半部份自然领域进行保护、维持、支撑、托起的科学创新精神。
文化活动
根据2016年7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举办了春季健身趣味运动会、职工研究生趣味运动会、新年晚会等活动,棋牌赛、迎新生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竞赛,组织参加了
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庆“三八”健身操(舞)比赛、兰州分院赛区ARP应用技能竞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