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细菌
无荚膜与鞭毛结构的革兰阴性菌
胞内存在一种原核生物,能通过100nm的滤菌器,1990年Kajander等将此种微生物命名为纳米细菌。纳米细菌是革兰阴性菌,呈球状或球杆状,细胞壁厚,无荚膜与鞭毛结构,约20-200,可通过0.1-0.4μm的滤菌膜,体积极小,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其它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如原子显微镜)可发现。
发现
1988年芬兰科学家Kajander等进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时发现细胞内存在一种原核微生物,能通过100nm的滤菌器,1990年Kajander等将此种微生物命名为纳米细菌(nano细菌界)。
特性
微生物学特性
纳米细菌在pH7.4和生理性钙磷浓度中能形成羟基磷灰石碳酸根结晶,产生坚硬的钙化外壳覆盖于菌体周围,在高温、强酸等条件下仍能存活。纳米细菌不能用
普通微生物培养液培养,但能用细胞培养基培养。
纳米是长度单位。
研究
医学捌号楼2月27日宇航员坐太空旅行时肾结石的形成非常快,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宣布发现了可能元凶。《国际肾病杂志》(Kidney International)发表了这份研究报告,作者呼吁加强对纳米细菌的研究。
纳米细菌(nano细菌界)是一种神奇的能自我复制、矿化的小东西,美国宇航局的学者认为它会导致宇航员产生肾结石。为了探索月球、水星,乃至更远的星球,宇航员要在太空中旅行很长时间,所以保持宇航员的健康就显得很重要。
宇航局为了研究纳米细菌的特性,把它放进生物反应罐里,模拟太空的环境。在微重力条件下,纳米细菌复制的速度比在正常地球引力下快5倍。以前的研究也发现微生物在失重条件下有迥然不同的行为。纳米细菌也可能在生活在狭小空间的宇航员之间传染。
“纳米细菌是否属于活生物仍有争议,因为对它的所谓核酸的研究还没有完成。”领导研究的涅瓦·西提欧格鲁博士说,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纳米细菌的了解,也提供了它与钙化疾病之间关系的线索。
“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彻底解决这类疾病。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解决这个难题,我觉得我们已经很接近了。”
纳米细菌在1990年代被发现,它存在于肾结石磷酸钙中心部位。在其它相关疾病中也发现了这种神奇的小东西,如阿兹海默症、心脏病、前列腺炎以及一些癌症中。对人体内的纳米细菌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减少宇航员患肾结石的危险,并且也会使无数肾结石病人得益。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发现
特性
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