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仿真
2010年何江华所著书籍
《计算机仿真》是一本于2010年1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江华。本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仿真这一技术及其在系统分析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是一种描述性技术,也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某一过程或系统的模式,来描述该过程或系统。通过有目的、有条件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可以刻画系统的特征,得出数量指标,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
摘要
计算机仿真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参与系统控制的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动态性比较逼真的模仿。它是一种描述性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某一过程和某一系统的模式,来描述该过程或该系统,然后用一系列有目的、有条件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刻画系统的特征,从而得出数量指标,为决策者提供有关这一过程或系统得定量分析结果,作为决策的理论依据。
系统与模型
系统就是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以一定规律联系着的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总体。显然,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毫无疑问它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领域的问题均可以用系统的框架来解决。但究竟一个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这取决于观测者的观点。例如,这个系统可以是一个由一些电子部件组成的放大器;或者是一个可能包括该放大器在内的控制回路;或者是一个有许多这样回路的化学处理装置;或者是一些装置组成的一个工厂;或者是一些工厂的联合作业形成的系统,而世界经济就是这个系统的环境。
一个系统可能非常复杂,也可能很简单,因此很难给“系统”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这个定义不但能够足以概括系统的各种应用,而且又能够简明地把这个定义应用于实际。但无论什么系统一般均具有4个重要的性质,即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和动态性。
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它作为一个整体,各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就好像人体,它由头、身躯、四肢等多个部分组成,如果把这些部分拆开,就不能构成完整的人体。至于人们熟悉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基本组成部分(控制对象、测量元件、控制器等)同样缺一不可。整体性是系统的第一特性。
其次,要明确系统的相关性。相关性是指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以一定的规律联系着,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形成了具有特定性能的系统。有时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也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彩的世界。对于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必须研究其复杂性与整体性。再以人体为例,人的双眼视敏度是单眼视敏度的6~10倍。此外,双眼有立体感,而单眼却无此特点。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特征,因此相关性是系统的第二特性,也是如今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
除整体性和相关性外,系统还具有有序性和动态性。比如,生命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结构,它
所具有的复杂功能组织,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装配线”非常相似,这是一种结构上的有序性,对任何系统都是适用的。又如图1.1.1所示,一个非平衡系统如果经过分支点A、B到达C,那么对C态的解释就必须暗含着对A态和B态的了解。这就是系统的动态性。
建立系统概念的目的在于深入认识并掌握系统的运动规律。因此不仅要定性地了解系统,还要定量地分析、综合系统,以便能更准确地解决工程、自然界和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定量地分析、综合系统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系统的模型,并使用高效的数值计算工具和算法对系统的模型进行解算。
采用模型法分析系统的第一步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把关于系统的本质部分信息,抽象成有用的描述形式,因此抽象是数学建模的基础。数学在建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卡尔·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完善的地步。”例如集合的概念是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上的,共同的基础使集合论对于建模过程非常有用。这样,数学模型可以看成是由一个集合构造的。
数学模型的应用无论是在纯科学领域还是在实际工程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通常认为一个数学模型有两个主要的用途:首先,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不断地加深对实际物理系统的认识,并且启发人们去进行可以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其次,数学模型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实际系统的决策和干预能力。
数学模型按建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混合模型。机理模型采用演绎方法,运用已知定律,用推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统计模型采用归纳法,它根据大量实测或观察的数据,用统计的规律估计系统的模型;混合模型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和实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模型。按所描述的系统运动特性和运用的数学工具特征,数学模型可分类为线性、非线性、时变、定常、连续、离散、集中参数、分布参数、确定、随机等系统模型。
计算机仿真技术介绍
计算机仿真是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建立被仿真的系统的模型,并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对模型进行动态实验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具有高效、安全、受环境条件的约束较少、可改变时间比例尺等优点,已成为分析、设计、运行、评价、培训系统(尤其是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
仿真定义
仿真是对现实系统的某一层次抽象属性的模仿。人们利用这样的模型进行试验,从中得到所需的信息,然后帮助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某一层次的问题做出决策。仿真是一个相对概念,任何逼真的仿真都只能是对真实系统某些属性的逼近。仿真是有层次的,既要针对所欲处理的客观系统的问题,又要针对提出处理者的需求层次,否则很难评价一个仿真系统的优劣。
仿真方法
传统的仿真方法是一个迭代过程,即针对实际系统某一层次的特性(过程),抽象出一个模型,然后假设态势(输入),进行试验,由试验者判读输出结果和验证模型,根据判断的情况来修改模型和有关的参数。如此迭代地进行,直到认为这个模型已满足试验者对客观系统的某一层次的仿真目的为止。
模型对系统某一层次特性的抽象描述包括:系统的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静态、动态、逻辑关系;在某些输入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响应等。根据系统模型状态变量变化的特征,又可把系统模型分为:连续系统模型——状态变量是连续变化的;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状态变化在离散时间点(一般是不确定的)上发生变化;混合型——上述两种的混合。
计算机仿真技术和用于仿真的计算机(简称仿真机)都应充分反映上述的仿真的特点及满足仿真工作者的需求。
仿真机
用于仿真的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的仿真机大部分是以电子模拟计算机为主机实现的,在部分特殊应用领域内也有以液压机、气压机或阻抗网络作为主要模拟设备的。由于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精度较差等缺点,从70年代初开始,数字模拟混合仿真机得到发展。从70年代末起,以数字机为主机的各种各样专用和通用仿真机得到普及和推广。由于高性能工作站、巨型机、小巨机、软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取得引人瞩目的进展,在80年代内人们对智能化的仿真机寄予希望,也在综合集成数字仿真和模拟仿真的优势的基础上,设计出在更高层次上的数字模拟混合仿真机,在一些特定的仿真领域内,这种智能仿真机和高层次的数字模拟仿真机都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仿真机中也出现了一批很有特色的仿真工作站、小巨机式的仿真机、巨型机式的仿真机。80年代初推出的一些仿真机,SYSTEM10和SYSTEM100就是这类仿真机的代表。
仿真系统
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仿真系统,一般都要经历建立模型、仿真实验、数据处理、分析验证等步骤。为了构成一个实用的较大规模的仿真系统,除仿真机外,还需配有控制和显示设备。
计算机仿真期刊
刊名:计算机仿真
Computer Simulation
主办:航天科工集团第十七研究所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 1006-9348
CN 11-3724/TP
邮发代号 82-773
创刊年:1984
中国知网来源刊
《计算机仿真》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 由航天科工集团十七所主办。98年起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同时被各种文摘数据库引录,如中国导弹与控制文摘、电子文摘等引录。也是全国核心期刊。内容函盖国内、外仿真技术各领域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新成果。刊出文章中近几年来国家资金项目大约占20%~30%左右。另外期刊质量取决于编委,我刊的编委是由仿真业界专家:院士、研究员、教授等组成。
计算机仿真杂志》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计算机仿真杂志》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本刊组织的栏目有:仿真技术综述、军事领域仿真、人工智能与系统分析、航空、航天领域仿真、化工领域仿真、汽车仿真、分布交互式实时仿真、仿真应用与研究、过程的建模与验证、仿真培训系统、虚拟仿真、仿真方法与算法等20多个栏目。
办刊宗旨:《计算机仿真》杂志提供有关于论文查询、仿真活动的动态、仿真产品展示、仿真用户需求等。如今,发展我国仿真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业已成为仿真界的行动口号。整个科技界都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不懈努力。因此,本站和《计算机仿真》杂志进一步要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园地,促进仿真技术交流和发展。
投稿须知
1、【题 目】篇名应简明、切题,字数不得超过20个汉字(两英文字符为一个汉字)。
将所有作者的姓名写在文章题目的下面;请将作者单位、作者单位的所在地和邮政编码写在作者姓名的下面;若有两个以上作者单位,请注明哪位作者是哪个单位的。作者人数不能超过4个。 2、【摘 要】稿件摘要的长度应在200至300字,其中要包含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文章全文的长度应在5000至6000字左右(A4纸五号字五页左右)。
新闻出版署规定,关键词最少3个,最多6个,而且中文关键词中不能有外文。文中应有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文中若有基金项目,一定要有项目号。置于首页页脚(小五号字体)。 3、【中英文】文章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都要有英译文,缺一不可,而且一定要中英文对应。
例如:作者姓名英译文格式:ZHANG Ying(张 英) WANG Xi-lian(王希连) ZHUGE Hua(诸葛华)。 4、【正 文】文章的章节号规定如下。文章的第一部分应命名为“引言”,也要编章节号,而且应为“1”,以后的章节要顺序往后编写。
例如:1、1.1、1.1.1、1.1.2、1.2、1.3、2、3……等。请注意,章节号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写,不要用中文数字编写。5、文中的公式编号不要按章节来编写,而应按顺序统一编写。
例如:(1)、(2)、(3)、(4)……(10)、(11)……等。 6、文中图和表都要有图号、图标和表号、表标。图标和表标就是要在图号表号后面说明图是什么图,表是什么表。图号和表号不要按章节编写,而应用阿拉伯数字统一编写。例如:图1、图2、图3……表1、表2、表3……。 7、请将文中的表格一律改成“三线表”,即所有的竖线全部去掉,横线只留三条即表头的两条线和表格最下面的一条线。若内容不适合做成三线表请做成图,注意更改图编号。
8、【作者简介】文中所有的作者都要有简介,且均要符合以下格式。并置于文章的参考文献后。
例如: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务,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科研成果(此项可略)。 9、【参考文献】凡是互联网上的资料、单位内部文件和资料、没有书刊号的论文集、没有正式发表的学位论文、随机的用户指南和使用说明(手册),这些都不能做参考文献。
书写格式和内容如下:作者(个人或单位). 文献题目[文献类型]. 文献出处(专着为出版单位;期刊为期刊名称;论文集中的文章为论文集名称;学位论文为学校名称;报告为所出单位;标准为制定单位;专利为申请或批准单位),文献出版年月(其中期刊要包括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文章题目后面的为参考文献类型: 具体如下:专着-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未说明类型的文献-Z。具体实例如下: 杨宝民,朱一宁. 分布式虚拟现实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巫影等。虚拟现实技术综述[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2,30(3):41-45.
P V Nikitin and K. V. S. Measurement of backscattering from RFID tags [C]. Proceedings of AMTA Symposium. Oct. 2005. 1-4.
R Hansen.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tennas as scatterers and as radiators[C]. Proc. IEEE, 1989, 77, (5):659–662. 10、【联系方式】请将第一作者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写在文章的最后,以便今后联系之用。
11、正文要求结构严谨、问题集中,论点明确,叙述精辟、文字简练、语句通畅,无错别字,篇幅短小精悍[文章的长度应在5000至6000字(A4纸五号字五页左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摘要
系统与模型
计算机仿真技术介绍
仿真定义
仿真方法
仿真机
仿真系统
计算机仿真期刊
投稿须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