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三一堂
位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基督教堂
鼓浪屿三一堂是一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安海路67号的基督教堂,主体建筑于1934年基本落成,堂内天花板的装修及屋顶八角形钟楼的工程延至1945年秋才修建完成。1935年1月8日,三堂会长执联合会在厦门ymca召开,厦门区会亦派人参加,会议决定把新堂会定名为“三一堂”,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鼓浪屿三一堂属于近代优秀建筑,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简介
19世纪时,鼓浪屿人口较少,岛上一直未建教堂,仅设有供外国人使用的小型礼拜堂,直到二十世纪初,鼓浪屿才建起了新礼拜堂及福音堂两所教堂。后由于两所教堂规模小,于是三个堂会的信徒决定在鼓浪屿建立教会。
由教友募捐于1934年动工兴建,至1945年底中楼建成后才告竣工,陆陆续续建了十多年。设计人林荣廷,屋顶结构由荷兰工程师协助设计,中国人施工。1935年1月8日三堂会长执联合会在厦门ymca召开,厦门区会亦派人参加,会议决定把新堂会定名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长执会还选定长老4人,执事6人(男女各半)以理会务。
建筑特色
三一堂的建筑独具一格,呈十字立体式的罕见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黄瓦屋顶上,居中矗立着八角钟楼,顶尖的十字架高耸云天。红墙装饰着流畅的三角形线条,四面敞开十二道大门、十六扇窗户极为宽大,具有通风、采光、疏散的实用特点。堂内长宽同等的十三米跨度墙体上,巧用无柱钢梁拱券的屋架,加上天花木板吊顶,成为本堂建筑最具特色的一绝。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其雄伟非凡气势,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沿革
1936年12月中华基督教全国第二次查经大会于12月10日在鼓浪屿三一堂举行。由宋尚节博士布道,王宗仁、王宗诚两牧师担任翻译,每日查经二次。期间,三一堂座无虚席,悔改重生者达一千余人,就医者二千余人。宋博士这次布道,场面空前,为厦门市的福音事工开创新局面。宋主领的查经宣讲,增强了厦门信徒的灵命。信徒们成立布道总部,由王宗仁、许春草、邵锦秀、王淑禧、贺山方任主席,组织布道队300人。
1949年后,三一堂加入“三自”。1958年,三一堂和福音堂、讲道堂合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会被迫停止一切活动。三一堂被改为鼓浪屿区人民政府的“人民会堂”。 1979年9月,三一堂得到厦门市委统战部通知,获准复会,由何恩及牧师、杨永年传道和陈以平传道向鼓浪屿区政府回收三一堂房产,并共同主持教务。
三一堂一向以注重宗教音乐事奉著称,歌颂团阵容稳定、组织严谨、训练有素、水平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曾应邀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等地,受到热烈欢迎,享誉海内外。
参考资料
三一堂.厦门本地宝.2024-08-21
三一堂简介.厦门三一基督教堂.2024-08-21
目录
概述
建筑简介
建筑特色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