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幺是麻将中的一类胡牌牌型,属于特殊牌型。国标规则中胡牌牌型为“1、1、1、1、1、1、1、1、1、1、1、1、11”,番种为88番。在
日本麻将中也存在十三幺,称为国士无双。
在1998年,国标麻将规则搜集了全国各地的胡种,国标胡种选择的原则较中庸宽松。其中定义了十三幺。胡牌牌张为三种
序数牌的1、9牌(万、条、筒),七种字牌(东西南北中发白)或者其中一对作为胡牌的组成。
十三幺牌型选择之后基本没有退路,中间想换别的牌型有一定难度。通过数据对比,起手九不靠的听牌概率总体要比十不靠低三分之二左右,这对于这个本来就成牌难度较大的牌型,想要上听胡牌,又添加了一定难度。
背景与发展
产生背景
十三幺是麻将胡牌方式的其中一种。起源于中国,原属于皇家和王宫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至清朝中期基本定型。1998 年 6 月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颁布的《中国麻将竞赛规则》中说明了十三幺的胡牌牌型为“1、1、1、1、1、1、1、1、1、1、1、1、11”。
十三幺基本牌张的历史发展
麻将由唐宋时期的叶子牌(马吊牌)演变而来。现代麻将则由晚清时期的
宁波市官员
陈鱼门所创,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传到了世界各国。
陈鱼门把纸牌改为竹牌,又将子、
宣和牌、马吊纸牌等玩法融入其中,发明了一种新的牌戏——麻将。陈鱼门把红花改为绿发,白花为白板,老千为红中,名“三箭”。加入“东南西北”四张牌,寓意帆船时代航海业对风的依赖。由此形成了当时流行的一百三十六张一副的麻将牌。他制定了一系列的麻将和牌规则。
张德彝的记载中说明了麻将牌的基本情况。如索、饼、万、发、白、东、南、西、北,这些“常例牌”与现代麻将的基本牌几乎是完全一致,而花牌又有“有东、南、西、北王、总王、索化、万化、同化、春、夏、秋、冬、兰、荷、菊、梅、福、禄、寿、喜、渔、樵、耕、读、公、侯、将、相,琴、棋、书、画”等。因此可见,张德彝于1888年所见的麻雀牌已经基本定型。
到了1998 年,国标麻将规则的颁布,解释了特殊胡牌型”十三幺”的牌型和番种。十三幺为88番。
玩法规则
国标麻将
国标麻将规则中解释十三幺由3种
序数牌的一、九牌,7种字牌及其中一对组成的和牌。不计五门齐、
游鹏、单钓。牌张为东南西北中发白和万、条、筒的1、9牌,且其中一定要有一对,只有满足这种条件才能做成麻将十三幺的胡牌。十三幺同样也是麻将十三不靠的一种升级胡法,做成的难度高。
日本麻将
日本麻将中的十三幺又称为国士无双。是役的一种,必须门前清,役满。
日本麻将中的“国士无双”,与国标麻将中的“十三幺”类似,由三种序数牌的1、9牌,七种字牌及其中一对作将牌组成。具体来说,需要摸到万、条、筒的1、9牌,东南西北中发白各一张,再加上任意一张对子才得以胡牌。
中国地方
广东麻将
十三幺可以抢补杠和暗杠胡。而被抢杠胡或点杠导致杠上开花需要包三家,也就是承包当局所有的输分。胡牌的最高番型有三个,分别是“十三幺”、“大三元”和“大四喜”。
香港麻将
香港特别行政区十三张麻将规则是由十三种幺九牌和其中任意一种的第二张组成的牌型,称之十三幺。一般把十三幺定为80-140番,如果承认十三面则100-170番。
山西扣点
成牌时,由3种(筒、条、万)牌中的一、九牌,7种风牌(包括:东、南、西、北、中、发、白)及这十三张中任意一张组合成一个对子的胡牌,带耗子玩法中没有十三幺。
相关比赛
胡牌分析
十三幺是麻将中胡牌方式难度最大的一种,也是胡牌后赢得
倍数最高的一种。想要做成十三幺,不能吃,不能碰,不能杠,因此不计五门齐、门前清、单钓、混幺九,自摸加计不求人,与别的和牌形式无法复合(除了天和)。因为上述原因的存在,胡牌的13张牌型只能靠自己摸。而要做十三幺基本放弃了其他所有的胡牌类型。因为13幺全都是
幺九牌,而且是单牌,所以想从13幺再改打其他牌型有一定难度。因此选择13幺也是一种冒险的选择。
十三幺同样也有一定的失败概率,因为只要牌型中的任意一种牌型被对手打光或者在别人手里,那么就做不成十三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