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敬言
中国两晋时期思想家
鲍敬言是中国两晋时期的思想家,其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他在葛洪(284年至364年)所著的《抱朴子·诘鲍篇》中有少量记载,推测他生活在葛洪的同时期或之前。鲍敬言推崇老子和庄子的学说,擅长雄辩,提出了无君论的政治观点,这一理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异端思想,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思想贡献
鲍敬言在门阀势力盛行、政治黑暗的两晋时期,对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远古时代的人们原本没有尊卑压迫,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人类出现强弱、智愚的区别,开始出现强者欺压弱者的情况,因此产生了君臣关系。他对儒家所谓的“天生民而树之君”的说法持怀疑态度。鲍敬言提出了一种没有君主和政府的理想社会,其中人民无需承担徭役和租税,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且不存在权势纷争。这种无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独树一帜,对后代反对君主专制主义的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作
鲍敬言撰写了《无君论》一书,虽然此书已经失传,但它通过葛洪的著作得以保存下来。在这部作品中,鲍敬言阐述了他的无君主义思想,这些思想受到了庄子哲学的影响,他反对绝对权力统治。由于鲍敬言本人的历史背景模糊不清,一些学者如Jean Levi猜测他可能是葛洪的笔名,或者至少葛洪对他提出的观点持有同情的态度。然而,这种假设并不符合葛洪作为儒家法家政治哲学家的身份,以及他对老子和庄子政治言论导致混乱政治后果的批评。
目录
概述
思想贡献
著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