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镇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辖镇
松林镇隶属于聊城市临清市,位于临清市东北部15公里处,北与德州市夏津县接壤,省道315线、临高高速公路、德上高速公路均从境内穿过,西距临高高速公路路口2公里,东距德商高速公路路口3公里,镇域2小时经济圈覆盖德州、济南、石家庄市、邢台等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镇区版图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长约5.1公里,总面积50.96平方公里,耕地4.7万亩,辖三个管理区,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317人(2017年)
历史沿革
明代初期建该村,当时此地有一片松树林,燕王扫北后,有杜张两姓奉诏由洪洞县迁此,在松树林附近建村,命村名为松树林,简称“松林”。后为山东省临清市松林镇政府驻地,现分为松南、松北两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松林镇位于临清市东北部,镇政府距临清市城区约15公里,南临老赵庄镇,东靠金郝庄乡,西邻先锋街道办事处,东北角与夏津县宋楼镇相邻,北面与夏津县白马湖镇接壤。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镇域总面积51.12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松林镇总人口约33500人。
经济
较为明显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信息资源优势,为该镇农村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农业是基础产业,松林镇始终把农业放在全镇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粮棉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棉花是松林镇的资源优势,是当前农民的主要输入来源。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抓调整,面向市场搞种植,做活了市场农业的大文章。经济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业种植效益明显提高。
松林镇全面贯彻党中央“小城镇、大战略”方针,立足现状,以市场经济为向导,发展民营经济,从事加工、铸造的劳力达到1万多人。松林镇工业园区已建成,占地9公顷并由数条市场和商业街。松林镇上有木材交易市场;松林啤酒牲畜饲料厂;林城棉业纺织公司;近些年招商引资企业的信利达玩具制造公司等;及商业街和自己贸易集市。
松林镇松柏木材交易市场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起初由数家个体贩卖木材的经营户做起,因为修房建舍的老百姓对松柏木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大,后通过乡村政府扶持并统一整顿管理,松林木材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了大规模,在当时方圆千百余里的冀鲁豫是最大的松柏木材零售交易市场。
工业园松林工业园位于松林镇东南方向。周边社区:姚庄村,姚楼村,仓上村,大郝庄村。
文化
田庄吹腔
田庄吹腔是流传于临清松林田庄一带的古老戏剧曲种,至今已有近300百年的历史,据考是由秦腔、徽戏、明清时曲吸收当地民俗音乐而形成。田庄吹腔始于乾隆26年前后(1761年)由南宫市侯姓者传入,乾隆30年(1765年)南巡回銮驻临清州,观看此剧,龙颜大悦,并赐名为“吹腔”流传至今。
“田庄吹腔”从俗曲小令到化妆演唱再到舞台表演,经过长期实践,吸收其他剧种的表演特长,最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展现出粗犷豪放的音乐风格。如武将亮相,必须先进行踢腿、飞脚、翻身等一系列动作,以双脚齐跳表示发怒。我国戏曲特有的“虚拟化”、“写意化”的表演在“吹腔”表演中也得到了体现,如《龙舟会》表演,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屈膝虚坐,纹丝不动,以及整个演出只有小姐、丫环和书生三人,通过细腻的表演和身段动作的配合,却表现出三人在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情景。
“吹腔”程式化表演较为固定,如旦行讲究“青衣走,大甩手,小旦走,起风摆柳”。“推圈”要边推边走:“花脸过顶,红脸与眼齐,小生与嘴齐,旦角齐胸,小丑单指”,也有“小丑似小生,小生似小旦”的说法。除此还有翘腿、劈叉、打飞脚等功夫。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田庄吹腔多次参加省地汇演并获奖,呈现了又一个繁盛期。1953年,主演赵连仲在山东青年艺术汇演中获得奖章一枚。同年,艺人赵金铸等进京演出受程砚秋夫妇接待,听唱了多段吹腔曲牌后高兴的答应了支持他们成立专业剧团的要求,命名山东清评剧,并给演员铸发了铜质奖章,为他们演唱的传统曲目《挂龙灯》进行录音,组织讨论,不少专家学者给与很高的评价以表鼓励与支持,临别赠送六莽六靠八套官衣和头饰。
田庄吹腔曲牌古朴典雅,吸收了秦腔、弋阳腔、汉调、徽调等特点,形成了多种吹腔的吹腔戏,所用曲牌有山坡羊、朝阳歌、锁南枝等百余种。传统剧目数量甚多,分大中小三类,共70余个,内容涉及到春秋战国、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唐宋明清多个朝代,代表作有:《王玉荣思夫》、《貂蝉思夫》、《王小赶脚》、《补缸》、《十字坡》等。1964年以后,临清剧团利用吹腔曲牌排演了不少现代戏,如《夺印》、《红灯记》、《朝阳沟》等。
田庄吹腔是我国古老唱腔的代表,对研究我国戏曲声腔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团体人员至今保留相当一部分手抄本剧目(有些已存入中国戏曲研究院),对研究中国传统剧目和戏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交通
松林镇队内外交通十分便捷。省道315线从镇驻地北部穿过,临高路从镇南域平行通过,并有镇域中西部的斗松路与315省道相连。
代表人物
萧健九(1912-1945)山东清平人。民国大学毕业。挺进军第2、第3纵队少将司令。三月一日于临清市境内击敌。激战时中弹殉国。年三十三。
肖(家谱上为“萧”,现其后代写作“肖”)健九:爱国将领,山东省临清市松林镇松南村人。原是境内中国国民党的一个区长。民国26年(1937)随冯寿彭滑县,任冀南战区独立第二军某旅副旅长。民国29年(1940)五月,冯寿彭投降日军,肖健九痛恨叛国行为,于是独自带领8名部下、机枪1挺、军马9匹脱离冯寿彭部,与郑衍、刘云廷一起编为第四专员公署保安特务营,共计100余人。至民国32年(1943)发展到1500多人,率部驻扎于清平(今临清市)、阳谷县一代,多次伏击日本军队,与共产党部并无纠纷。后被山东省省长牟仲行收编为山东省保安第二十一旅,肖健九任旅长。下编4个团。民国33年(1944)春,改为山东省挺进军第二十三纵队,下设3个支队及3个特务团2799人。其兄仗肖的权势,在周围胡作非为,肖健九不满其做法,欲严令法度,令手下枪毙其兄示众。将星陨落:1945年2月末,肖健九率部和日军在大辛庄交战,敌众我乏,因松林方面援军迟迟未到,孤军奋战,退守至一所小庙,激战中,部下劝肖健九先撤,肖执意未从,坚持战斗,后全军覆灭,战斗中肖健九阵亡殉国。
后记:建国后,因其党籍为中国国民党,受到不白追究,挖其坟墓,所幸墓碑被肖的儿子偷偷取走,埋起来。现今坟墓仍立于松林村南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文化
田庄吹腔
交通
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