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季麟,男,1945年9月1日出生,
河南省开封市人,冶金与材料专家,现
郑州大学全职院士。
1969年毕业于
北京科技大学。同年,他被分配到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先后历任多晶硅课题组长、
钽课题组长、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厂长。1999年至2003年,何季麟担任
东方钽业董事长。2006年12月,何季麟担任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原宁夏东方有色金属
集团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院长、
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双聘院士、客座教授。
人物经历
1996年至2003年,何季麟担任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厂长、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院长。
2006年,担任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
2017年11月,何季麟院士工作室揭牌仪式在
西安理工大学举行。
2022年9月,担任“
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首席科学家”。
人物事迹
扎根
宁夏回族自治区,情系宁夏,何季麟一心倾注科技事业,实现我国
钽铌矿工业工程化的创新发展,为我国钽铌工业在世界赢得地位,是他和同事们矢志不渝的初心。
打破困局:自主研发获得突破性进展
1969年,何季麟从
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部署和安排,来到贺兰山下的
戈壁荒滩,在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开启了钽、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漫长征程。他进厂后分配到了研究室,被任命为钽材料工艺技术研究课题组组长。他与同事们一起夜以继日的研究、实验,先后开发了4种钽金属材料制备的新工艺方法。
1981年他被安排到生产车间主任的岗位后,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实现在生产线的转化,创造出中国第一套搅拌钠还原工艺技术与设备。
1987年,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实施
钽铌矿生产工艺技术改造,计划全套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先后考察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Fanstill、Cabot和NRC三家公司,提出了引进技术与装备的诉求。结果得到三家公司的一致答复,绝对不会在世界东方培植一个竞争对手。面对美国强势的技术封锁,唯有依靠自己、自力更生才能改变局面。在1989年至2001年的十余年时间里,何季麟和他的同事们忍辱负重、艰苦创业,成功实现了钽、铌技术的重大突破,产能也达到年产1000吨、250吨、100吨和75吨的世界级规模化生产能力。在此期间我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父母先后过世都未能前往尽孝。
1994年,何季麟第一次考察
日本市场:“日本11家大的
电容器制造商,绝大多数拒绝对我们的
钽产品进行评价。”但他没有气馁,他背着装有几百克样品的瓶子继续跑。坐在谈判桌前,何季麟将几个品级的钽粉样品依次摆放桌上,介绍之后,对方将桌上的产品慢慢推回来。他第二次摆上去,人家又婉言将产品再次推回。这让何季麟想起了1993年类似的尴尬局面,当时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的产品第一次参加国际TIC年会,也遭受冷遇。
唯有将竞争的压力转换为动力。他和同事们快马加鞭,在我国
钽铌矿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自主研发驱动,逐步将
钽比
电容提升到40000、50000、70000、100000μfv/g的先进水平,奠定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技术基础。1997年,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第38届国际TIC年会,并于2001年成为国际钽研究中心
亚洲唯一的执行委员单位。短短几年时间,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和装备垄断,而且叩开了国际市场大门,用实力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
2000年,钽金属原料涨价,全世界钽产品供货紧缺,
日本一家公司的采购主管两次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请求增加供货,欧美多家客户也普遍期望宁夏保证供给。短短的几年时间,何季麟带领他的团队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和装备垄断,而且叩开了国际市场大门,也用实力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更赢得了中国人的尊严。
2001年后,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的钽、铌产业已形成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雄厚技术功底,
钽铌矿技术与产品已经达到与美国Cabot、德国HCST公司同步领跑的世界水平。
2008年,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由
中国有色集团重组,成立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的钽、铌产业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雄厚技术功底,钽丝占世界市场份额过半;综合质量和市场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钽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三成上下,居世界第二位。
何季麟每年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参加中国工程院、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咨询和各类学术活动。他始终紧密结合宁夏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进步,以及
石嘴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发展战略、技术路线的产业需求,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助推宁夏引进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及相关产业领域高素质团队和人才。只要是宁夏所需,即便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何季麟也尽力联系国内科技交流的资源,做好服务科技发展的工作。2019年,他帮助
宁夏回族自治区多家相关企业申报中国工程院宁夏研究院2018—2019年的战略研究课题,帮他们联络中南大学等高校及中科院等国家级研究机构相关专业领域的院士和专家,参与课题研究,发挥高端人才对宁夏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智力支持。他曾先后三次获得自治区、
石嘴山市科技奖励。他把奖金全部捐赠给了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支持公司科研工作,激励年轻
科技人员。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率先研究出固液、液液、汽液、DP、外加料等5种适应不同产品的
钽生产工艺,在掺杂、降氧、钝化、造粒及电池保护等技术方面有重大创新,解决了钽粉杂质高、比容低、漏电流大、流动性差等难题,采用外加料双项可控搅拌钠还原工艺,研制成功了10000-70000μFV/g系列出口高比容钽粉;
研究出“连续涂层多模拉拔”钽丝生产工艺,解决了钽丝线径粗而不均、抗拉强度低、表面光洁度差、漏电流大、折丝次数少、垂直度等难题,开发出了φ0.25-0.15mm系列细径钽丝;
承担项目
主持并指导了多项新产品研究开发和7项国家重大技术改造,形成了46个系列206个品种的产品,已有17种产品出口。
学术成就
发表论文30余篇。
1995年中南工艺大学出版社出版何季麟所著《有色金属进展(饨粗部分)》。
2016年,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何季麟所著《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第04卷)--有色金属材料工程(上)》第十篇
钽铌矿及其合金材料。
社会任职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何季麟认为,科学研究要从论文、专利、资金数量等评价标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全部精力致力于能充分发挥出高效、服务社会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中去,让用户和市场评价研究成果,多出对产业、社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他也时常教导团队的年轻成员及研究生们,做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发文章的层次上,在开始科研工作之前就要考虑好,这个工作对于产业化是否有推动作用、是否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是否对国家建设有用,不能停留在点式的科研状态上,要放眼推进产业化,做更有意义的科研。
学术讲座
寄语学生
2020年10月,何季麟在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以《立报国志,担时代任》为题为学院2020级全体新同学上开学第一课。此外,他还为新生赠送了“院士寄语”,勉励新生“立报国志,担时代任,服务中国绿色化工冶金、特色新药创制”。
设立奖学金
2024年6月16日,何季麟捐款300万元设立“麒麟奖学金”,用于郑州大学材料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助学金、奖学金。
获得荣誉
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彩电配套用
钽火炬计划项目”获1998年国家火炬计划奖
一等奖,
“FTW120钽粉生产及产品”“ FTW170高比容钽粉”“细直径钽丝技术开发”“超高比容钽粉用K2TaF7技术开发”“铝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钽、铌新工艺”分别获1992年、1996年、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
三等奖,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宁夏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被誉为全国劳动模范。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5月31日,何季麟获首批“宁夏杰出人才奖”。
2020年,何季麟完成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荣获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21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3日,2021年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何季麟获得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人物评价
何季麟扎根
宁夏回族自治区,情系宁夏,一心倾注科技事业,实现了中国
钽铌矿工业工程化的创新发展,为中国钽铌工业在世界赢得地位。
何季麟在实现中国钽、铌高技术产品的技术提升方面起到了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作用。
何季麟为中国钽、铌产品的技术提升和高档次产品开发做出突出贡献,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