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
俄罗斯地质学派创始人。 1847年1月7日生于
克拉斯诺图林斯克。1866年毕业于
圣彼得堡矿业学院。1863年起在高等军事学校任教,1877年升任教授。曾积极参加地质委员会的筹建工作。1885-1903年任该委员会主任,1903-1929年为名誉主任。1896年起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后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1917-1925年为
俄罗斯科学院选举产生的第一任院长。1925年起为苏联科学院院长,在他的领导下实现了科学院的工作调整,在组织研究国家生产力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卡尔宾斯基的科学活动范围较广。他最先编出
苏联欧洲部分的地质图和古地理图,在构造地质学、古地理学和古岩相学方面功绩卓著。他是
俄罗斯第一个采用
显微镜研究岩石的地质学家;和第一个揭示了俄罗斯地质构造的主要特点,划分了俄国南部的
沉积岩地带,并提出了地质构造分析法。卡尔宾斯基还编制了地层分类总名目表。写有地层学、
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古地理学、
岩石学和矿藏成因等方面的著作,如《俄国欧洲部分过去地质时期的自然地理概论》、《俄国欧洲部分地壳升降的一般性质》等。曾获得俄国地质学会奖章,法国科学院奖金和苏联科学院金质奖章。1936年7月15日,他在莫斯科去世。
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卡尔宾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Петрович Карпинский)
苏联地质学家。1847年生于俄国
乌拉尔霍图斯克一个矿业工程师家庭。1866年毕业于
圣彼得堡矿业学院。1877-1896年任该院教授。他在从事地质矿业高等教授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了地质委员会的工作。1885-1903年任地质委员会主席。1886年任彼得堡俄国科学院研究员,1889年当选为科学院非常任院士,1896年当选为常任院士。1897年,第7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当选为大会主席。1899-1936年他任
俄罗斯和苏联矿物学会会长、主席。1917-1936年他任苏联科学院院长,1936年在莫斯科逝世。
卡尔宾斯基在地质科学各个领域都有重大的建树。他于1870年发表了“论
岩石学中的规律性”一文,1884年又发表了“岩石学评论”等等,为俄国岩石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国际地质界关于地槽地台单元的学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时,卡尔宾斯基已有了自己关于构造地质学、古地理学的卓越见解。他的关于俄罗斯
欧洲部分构造及地质发展史的若干论著有着独特的意义。根据他的概念,
俄罗斯欧洲部分,即后来被称为俄罗斯地台的广大地区,基底是花岗片麻岩,但被
断层切割而成为高低相间的地垒和凹地。他指出,在地台的南部有两条北西西走向的构造变动线(后来就被叫做“卡尔宾斯基线”)。他最早注意到了俄罗斯地台范围内的岩层变动,并解释了这些变动产生的原因、机制。他早期的解释偏向于压缩论假说,认为是鸟拉尔褶皱带向俄罗斯地台加压的结果,后来他又认为是该地台本身地壳运动引起的。
卡尔宾斯基还通过编制和研究
俄罗斯地区的古地理图而得出结论认为,该区通过东西向下降和南北向下沉的交替,发生了有次序的
地壳振荡,振荡方向平行于
高加索山脉(东西向)和鸟拉尔山脉(南北向)。他发现褶皱走向是与古代海盆的海岸线相平行的。
卡尔宾斯基早年研究
古生物学,特别为古生态学、埋藏学在俄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论述了古代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把生物演化的不同阶段与
地层年代结合起来。他也很早就注意到生物遗骸埋藏条件的研究。他在1899年关于
旋齿鲨(Helicoprion)的著作中,提及对化石骨骼物质成分的分析,指出了其中次生矿物的情况,并论述了关于旋齿鲨埋藏条件的问题。1903年,他研究
腕足动物门(Folbortella)时,指出其贝壳化石在岩石中排列的方向性,并与水动力条件联系起来考虑。他还研究了不具备隔板的贝壳化石的保存特点及其变形。
卡尔宾斯基广泛参与国际地质科学交流活动,有着崇高的声望。1881年第2届国际地质学大会曾采纳了他的建议,在世界一切地质图上,用紫、蓝、绿、黄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这一标准,一直沿用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