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了中国森林生物生产力及叶面积指数数据库,提出了“森林生物寿命指数”新概念,利用
卫星遥感数据(NDVI或fPAR)测定植被叶面积指数已经在农田和草地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罗天祥 男,1962年11月生,广西壮族学位:博士职称:研究员 中科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生物地理与生态过程。主要表现及成果:(1)博士论文“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罗天祥 1996)”建立了中国森林生物生产力及叶面积指数数据库(5000多个样地,近100万个数据,http://159.226.111.19/cern-doc/dthome2.htm),已被国内外文献广泛引用(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对该数据库的他引次数达47个人次)。(2)于1999-2000年主持完成了
青藏高原植被样带调查,实测了22个典型地区植被样地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净第一性生产力、土壤碳和氮的贮量等结构功能特征参数,发现这些植被特征参数与水热气候因子的关系均趋同于非线性的Logistic函数(Luo et al. 2002a, 2002b, 2004a)。尽管Lieth(1975)早已证实在全球尺度上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温度和
降水)的关系遵循Logistic函数(即著名的Miami模型),然而至今仍不清楚自然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叶面积指数是否也会遵循这种Logistic分布格局。
青藏高原植被样带研究进一步以详实的实测数据证明了Weber定律在高原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普遍规律,即在相似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一个充分适应而稳定的植物群落,不管区系组成如何,最终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干物质生产,如生物现存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深入理解这种非线性阈值特征关系的内在机理将有助于我们科学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的行为响应特征。(3)提出了“森林叶寿命指数”新概念,基于贡嘎山样带实验数据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格局分析发现,温度和/或
降水是影响森林叶寿命指数地理分布格局的主要限制因子,其相关关系遵循Weber定律并可用Logistic函数拟合, 利用全国年均温度和降水数据库按照这一简单的实验
方程所绘制的全国森林叶寿命指数分区与我国早期森林植被区划(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1980)具有较好的吻合(Luo et al. 2004b)。这一发现为建立区域植被动态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森林叶寿命指数很可能是一个较客观反映植被本身特征的、可测量和比较的植被区划综合指标。(4)利用
卫星遥感数据(NDVI或fPAR)测定植被叶面积指数已经在农田和草地中得到成功的应用,但是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发现,当叶面积指数大于5或6时,遥感图象中的植被指数(绿度值)或fPAR值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曲线呈饱和状态,即出现了遥感监测的绿度饱和现象。为此,我们基于叶子生长的生物学原理建立了一种模拟森林叶面积指数季节动态及地理分异的物候学模型(Luo et al. 2002c)。利用来自
青藏高原植被样带及我国南北森林样带的最新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表明模拟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吻合,而且对叶面积指数大于6的林分类型也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同时,分别对我国东部从南到北9个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森林类型所模拟的叶面积指数月生长节律与对应的NDVI季节变化模式基本一致。这一模型为解决
卫星遥感植被指数的绿度饱和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生态学途径,并为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尺度转换提供理论依据。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