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祺(1901年2月24日—1991年3月12日),原姓朱,字问奇,笔名朱凤起、吴敬铭,因随母亲的姓而改姓“吴”,
浙江省海宁县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史学家。曾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及上海市委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吴文祺早年承家学,协助其父
朱起凤编撰《
辞通》。
五四运动后,提倡新文学,参加
文学研究会,致力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历任
暨南大学、
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
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
辞海》《
汉语大词典》副主编。编著有《侯方域文选注》《曾巩文选注》《新文学概要》《辞通补编》,及《近百年来的中国文艺思潮》《上古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等著作。
吴文祺被称为
中原地区新文学史研究的奠基者之一,195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工作者;2018年入选首批“上海社科大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1年,吴文祺出生于浙江海宁县
袁花镇。他原来随父
朱起凤姓朱,字问奇。吴文祺一岁多时,母亲吴彩霞不幸去世,他由
新仓镇的外
曾祖父吴浚宣领养为嗣曾孙,改姓吴。吴浚宣是
清代进士,曾任
翰林院检讨,外曾祖的蒙学教养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到九岁,吴文祺来到
硖石镇,在父亲朱起凤任教的米业学堂读书。
小学毕业后,吴文祺进入海宁师范讲习所学习,学制一年,学习了国文、数学、地理、心理学等课程。1916年毕业时,其父正在编《辞通》,吴文祺一边在石米业学堂担任教员,一边在父亲指导下参与《辞通》编纂,协助搜集材料、整理卡片。
南北辗转
1924年,吴文祺离开
海宁市前往
杭州市谋生,任职于一家保险公司,兼任浙江书局编辑。吴文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在杭州先后担任中国共产党浙江地区共青团经济口和宣传口的负责人。
1926年1月,吴文祺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任国文函授部编辑兼教员。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设在
上海市,吴文祺以出版工作为掩护,秘密从事党中央交通员的工作。不久,吴文祺因交际太多而引人注意,被
商务印书馆解聘,后经
茅盾的介绍,前往武汉中央军政学校任职政治教官,开展
党务工作。
1927年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吴文祺为免遭的迫害,改名“朱凤起”。1928年,吴文祺担任商务印书馆馆外编辑。1929至1932年间,他又先后在厦门集美高级中学及高级师范、
浦东新区中学、浙江温州第十中学等任教。
1932年夏,吴文祺赴
北平市,先后在
燕京大学、
中国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此期间,继续进行中国文学和语言文字的系统研究,编注出版了《侯方域文》《曾巩文》《资治通鉴选注》(与
宋云彬合作),著有《论文字的繁简》《考证与文艺》等学术论文。
任教暨南
1935年8月,吴文祺回到
上海市,任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讲授“基本国文”“
语文学概论”“中国新文学史”等课程。执教之余,他继续致力于新文学的研究,参加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活动,并赞助版
鲁迅为瞿秋白整理的《
海上述林》,为复社主持的鲁迅全集出版委员会标校《
嵇康集》《会稽郡故书杂集》等。1936年,吴文祺多年研究成果《新文学概要》出版,1940年,吴文祺连载发表长达十万字的近代文学论著《近百年来的中国文艺思潮》。
1941年,日伪政府所办大学请吴文祺赴任教授。他坚决拒接,并改名换姓,开设了一家云裳旧书店以维持生计。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文祺出任《前线日报》副刊及《时事新报·学灯》的主编,又在
暨南大学继任中文系教授。这期间,他还参加了“
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为反对内战、争取民主做了许多工作,并写了不少针砭时弊的文章。如《语言的化装及其他》《从“胜利月饼”谈起》《应严惩为虎作伥的保甲人员》等笔锋犀利的文章。
1949年1月,
中国国民党策划将暨南大学迁往台湾。吴文祺与
刘大杰、
刘佛年等教授秘密会商,召开国立暨南大学教授会成立大会,吴文祺被选为监事。教授会成立之后,与进步学生合作,参与校务决策,开展了“反破坏、反迁校”护校活动,成功保护
暨南大学。
任教复旦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吴文祺被任命为暨南大学校务常务委员,兼任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1951年,吴文祺调至复旦大学,此后40余年,一直在复旦任教,先后担任汉语教研室主任、语法修辞逻辑研究室副主任、语言研究室主任、一般语言学教研室主任等职务,开设了语言学引论、文字学、音韵学、
汉语史专题研究等一系列语言学课程。
1953年加入
中国农工民主党。1955年10月,吴文祺随
陈望道赴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商讨修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推广普通话问题。为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标准做出贡献。
1961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编写计划会议”上,吴文祺被任命为《语言学概论》教材的主编。后因治学环境变化,《语言学概论》中断编写。
晚年工作
1970年代末,吴文祺逐步恢复学术工作。
1979年,吴文祺在助手配合下,耗费六年时间,从父亲留下的卡片札记中整理出70万字,编成《辞通续编》,于1984年由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
1986年,吴文祺担任《辞海》编委会副总主编和语言文字分科主编,参与《辞海·语言学》分册所作的修订工作。
在美离世
1991年3月12日,吴文祺在美国离世。
书籍作品
家庭生活
吴文祺与第一任妻子陈英育有
吴嘉淑、朱嘉芷、吴嘉燕、吴嘉真等四女;
吴文祺与第二任妻子胡恩惠育有吴嘉勉、吴嘉钧、吴嘉静、吴嘉俊、
吴嘉勋等五子女。
后世纪念
1990年,吴文祺将一生积攒的2万元存款交给
复旦大学,作为奖学金使用。2001年,首届吴文祺、胡恩惠语言学奖学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颁发。
2001年5月30日,复旦大学中文系举行纪念吴文祺百年诞辰座谈会。
上海市政协、农工上海市委、复且大学及中文系的领导、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吴文祺的家属和家乡代表等出席会谈70余人。
相关事件
2019年,吴文祺儿子吴嘉勋向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讼诉,状告吴彬、毛菁玮(吴嘉勉的儿子、儿媳)擅自以吴文祺家属名义委托被告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对吴文祺、胡恩惠遗留的七幅字画进行公开拍卖,要求赔偿财产损害。2020年8月19日,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做出裁定,驳回原告吴嘉勋的起诉。同月,
吴嘉勋提起上诉。2020年11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撤销一审民事裁定,指令原审法院继续审理。
参考资料
吴文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