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滓的泛起》是
鲁迅创作的文章,收录于其文集《
二心集》。该文章首次发表于1931年12月11日的《十字街头》杂志第1期,作者署名为“它音”。
日本占领
东北地区后,
上海市地区出现了所谓的“国难声中”。这一时期的种种表现,如同一根棍子搅动了多年未动的池塘,使得各种陈旧的和新近产生的沉渣浮出水面,试图彰显它们的存在。
鲁迅在文中描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有人声称能够战斗,于是开始练习早已被遗忘的洋枪;有些人虽然并不想参与战争,但也按照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德国的做法,进行了“头脑动员”,履行作为“国民一份子”的责任。一些人查阅《
旧唐书》,发现日本古代被称为“倭奴”;另一些人则查找字典,得知“倭”意指
矮小症;还有人想起了
文天祥、
岳飞、
林则徐等历史人物。此外,当时的文艺界也积极参与其中。
鲁迅提到了一件发生在“和平声中”的事情。一位名叫“胡展堂先生”的人在上海出现,并告诫年轻人要培养力量而非泄气。随后,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宣称一种名为《两亲家游非洲》的
美国老电影是“
胡汉民先生”推荐的“对日外交”的坚强原则,并且鼓励人们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来增强身体和消除悲观情绪。
另一种“国难声中的
兴奋剂”则是所谓的“爱国
歌舞表演”,这些表演自称是民族活力的表现,旨在激励同胞努力并取得最终胜利。这些表演的主演包括
王人美、
薛玲仙、
黎莉莉等人。
尽管如此,上海文艺界最终实现了“大团结”。《草野》杂志记录了这一盛况,提到上海文艺界人士平时较少联系,但在严峻时刻,除了各自参与其他团体的工作外,还聚集在一起讨论,发表了诸多意见,并最终成立了“上海文艺界救国会”。
鲁迅认为,这些活动实际上只是表面上的热闹,背后隐藏的是个人利益的追求。他指出,《
申报》上的某些文章,如叶华女士和“苏民自汉口寄”的文章,实际上是在推销产品和服务,而不是真正关心国家的命运。
鲁迅总结道,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为了在特定时机捞取好处,无论是明星、文艺家、警犬还是药品制造商,都在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谋利。他认为,这种行为只会让沉渣再次浮现,但最终还是会沉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