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孔庙位于广东潮阳东山之麓小北岩,占地12亩,为重建建筑,其建筑风格充分借鉴
曲阜孔庙。潮阳县城孔庙建成后毁坏,重建的潮阳孔庙,为民办学校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创办者
郑立平投资建造,总投资约4000多万元。
光绪《
潮阳县志》所载
孔子庙概况沿革云:在县华亭桥南稍折而东,临于清渠之上,南向,内建圣殿,殿下由堂而檐接以露台,台下为广庭,庭分两阶,东西庑宅,其傍中立戟门,门匾曰“大成”。门凡三,出门过道横焉。左右有两门相向,东曰“
腾蛟镇”,西曰“起凤”,旧书“贤关圣域”,明万历间(1573~1620年)始更今额。自过道而南为泮池,中架泮桥石为之,直通中道,其旁砌
拱桥,分东西两路,与中道并列为三,外有星门凡三门,门柱直上,其端贯以云气。又外为过道,仍东西两门对峙,
汉隶“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四大字,达东西学门“兴贤”、“育材”两坊内匾各题。“
漳州市”四字,旧为解元会魁坊遗址。极南为照墙,有石匾刻“钟灵秀”,环墙四周俱用丹艘。
潮阳区县城,古有
孔子庙。自
新朝毁坏,数年间,又重建孔庙二处,一在东山之麓,与天后庙比焉,号称“孔子老爷”。一在东山脚下,虽未修完善,然殿宇辉煌,圣像尊严,皎然可见。
宋绍定三年(1230年),知潮州军州事
孙叔谨始卜筑斯地,后又有知军州事陈圭修之,于是规制浸备。
景炎(1276—1278)年毁于兵。元县尹崔思诚始新王宫前代
孔子封号俱称王,故曰王宫,作大成殿,设圣像及配哲以下。监县契立始作戟门两庑王制门在交戟之内,故曰戟门。明洪武初(元年为1368年)诏天下郡国增修儒学如制。二十三年(1391年),知县赵仔重建文宣庙。
宣德二年(1427年),
主簿李颅、教谕严节、
县丞梁衡倡,邑绅黄参、耆民萧子肃等重修殿庑门庭,庭上作露台,缭以石阑。
天顺六年(1462年),参政刘炜、副使陈濂、知县陈王字旁宣砌泮池,作石桥计3间,各翼以
栏杆,易
乌头门以石。
成化十一年(1475年),事陈昭重建大成殿及增修配哲像。十五年(1479年),提学佥事赵宝重建两庑。十八年(1482年),知县张坚重建戟门。二十三(1487年)年,佥事陈英重修大成殿,知县王銮作泮池左右
拱桥易石阑。
正德十二年(1517年),知县宋元翰重修殿庑。嘉靖初诏更大成殿曰“先师庙”,撤
塑像,去前代王号,更立先师
牌位。二十六年,知县刘景韶重作先师牌位,丹漆金书。四十一年,教谕刘增补两庑从祀牌位。
隆庆(1567—1572年)中,知县黄一龙大修庙学,越三年始成。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知县改建儒学门。
康熙帝三年(1664年),知县王渫重修圣殿两庑。十八年,知县徐而泰修葺。二十五年,知县臧宪祖复修。
爱新觉罗·旻宁七年(1827年),绅郑世兰等请修之。咸丰十一年(1861年),
举人余用宾再请修。
同治三年(1864年)落成时邑绅姚庆洽、
郑锦城、郑耀坤、何瑶华、郑士丹、赵鹏程、郑锡三、姚鼎科、郑兰、郑垣。诸生王大勋、史掌文、郑锦江、许为材、郑玉田董其役。后潮阳文庙经战争、文革损毁尽。
如今重建之潮阳孔庙,为民办学校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创办者
郑立平投资建造,位于广东潮阳东山之麓小北岩,占地12亩,
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00多万元,其建筑风格充分借鉴
曲阜孔庙。
潮阳孔庙大成殿(主殿)内,裏金身
孔子像端坐于龙椅上,高达3.3米,其两侧及两旁竖有
孟子、
庄子等16位古代贤人石像,墙壁上是孔子72位有名学生的影雕。主殿两旁是文昌阁和
魁星楼。
潮阳孔庙大成门对面是一面金声玉振牌坊,上雕一条长十多米的
麒麟。进大成门后是
杏坛镇,杏坛两边设历朝13位皇帝祭孔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