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齿龙科(Troodontidae)是
兽脚类恐龙(Theropods)中出现较晚的一支,由
美国古生物学家吉尔莫(Charles Whitney Gilmore)在1924年建立。早期伤齿龙科物种包括中国河北晚侏罗/早白垩世的
金凤鸟属(Jinfengopteryx elegans)和北美州早白垩世的苏氏双子盗龙(Geminiraptor suarezarum)。伤齿龙科包含了多种小型肉食性恐龙,其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仅有3米左右,是
兽脚亚目中体型较小的一个类群,代表了非鸟类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小型化的演化趋势。伤齿龙科物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与北美地区,年代从晚侏罗/早白垩世一直延续到晚白垩世,大部分的化石在中国,蒙古,
美国及
加拿大发现。
通过对伤齿龙科生理结构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最原始的物种如
中国猎龙的研究,表明它们与
始祖鸟、原始的
驰龙科恐龙有着极为相似的生理结构,并确认了这些动物均为
近鸟类演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伤齿龙科恐龙体型小巧至中等大小,重量不超过30公斤。与其他
兽脚类恐龙相比,它们拥有相对较长的后肢。它们的第二个脚趾上有一只可收缩的大号、弯曲的趾爪,这与驰龙科的镰刀状趾爪相似。然而,伤齿龙科的趾爪不像驰龙科那样巨大且弯曲;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趾爪无法收缩到同样的程度,也不能在行走时离开地面。至少有一种伤齿龙科恐龙,即
无聊龙,其第二个趾爪笔直,行走时无法离开地面。伤齿龙科恐龙以其巨大的大脑而著称,其大脑容量可以与现代无法飞行的鸟类相媲美。它们的眼睛很大,朝向前方,表明它们具有出色的立体视觉。伤齿龙科恐龙的听觉系统在
兽脚类恐龙中独树一帜,它们拥有异常大的中耳腔,表明它们具有精确的听力。中耳腔靠近鼓膜,有利于探测低频声音。伤齿龙科恐龙的耳朵不对称,
颅骨两侧的耳朵位于不同高度,这种特征仅存在于某些
猫头鹰中。耳朵的高度特化表明伤齿龙科恐龙利用听觉定位小型猎物的方式类似于猫头鹰。尽管大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
伤齿龙属科恐龙是肉食性的掠食者,但某些物种(尤其是伤齿龙)的小型、粗糙边缘牙齿,以及U形颚部,暗示某些物种可能是杂食性或草食性动物。相比之下,像
拜伦龙这样的物种拥有多根针状牙齿,非常适合
捕食小型动物,如鸟类、蜥蜴和小型哺乳动物。
伤齿龙科在探索鸟类起源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们与早期鸟类共享许多共同的生理特征。晚侏罗世莫里逊组发现的WDC DML 001完整标本属于伤齿龙科,其时代与
始祖鸟的时代相近。这一重要的
侏罗纪伤齿龙科化石证明了较高级别的
恐爪龙类的出现时间非常接
近鸟类的出现时间,而更为基础的近鸟类则应早在更早的时期就已进化出来。这一发现使恐龙与鸟类进化的时空矛盾失效,但仍有人坚持这一进化上的时间矛盾。
少数伤齿龙科的化石,包括
寐龙属与
中国鸟脚龙的标本,证实这些动物以类似鸟类的方式栖息,将头部埋藏在前肢下方。这些化石与众多类似鸟类与有羽毛恐龙的骨骸一起,支持了伤齿龙科恐龙身上覆盖着类似鸟类羽毛的观点。完全覆盖羽毛的原始伤齿龙科恐龙
金凤鸟属、近鸟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此外,已经发现了许多伤齿龙科的
蛋巢,其中包括内含胚胎的恐龙蛋。一些关于伤齿龙科繁殖能力的理论已经被提出。在1994年,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等人描述了两个伤齿龙科的部分
颅骨(编号IGM 100/972与IGM 100/974),这两个颅骨均发现在蒙古的德加多克塔组的一个蛋巢中,其中有一个恐龙蛋,内部含有
偷蛋龙科的胚胎,因此确定这是一个偷蛋龙科的蛋巢。这两个颅骨最初被诺瑞尔等人描述为
驰龙科的化石,后来被重新归类为伤齿龙科。这两个伤齿龙科颅骨是新生幼体或胚胎,上面附有蛋壳碎片,但似乎是偷蛋龙科的蛋壳。为什么偷蛋龙科的蛋巢会出现在两只年轻的伤齿龙科,这一点尚不清楚。现有的解释包括:它们是成年偷蛋龙科的猎物、它们以偷蛋龙科幼体为食、或者伤齿龙科具有巢寄生现象。
伤齿龙科的化石是最早被描述的恐龙化石之一。最初,在1856年,
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将这些动物归类为蜥蜴亚目;但在1924年,
查尔斯·吉尔摩(Charles W. Gilmore)将其归类为恐龙总目的
鸟臀目。直到1945年,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才将伤齿龙科鉴定并归类为
兽脚亚目。自1969年起,伤齿龙科与
驰龙科共同构成了
恐爪龙类演化支。然而,在1994年,托马斯·霍尔特(Thomas R. Holtz Jr)根据扩大的脑部、长而低的上颌孔等特征,提出了
手盗龙形类(Bullatosauria),其中包括了
似鸟龙下目与伤齿龙科。伤齿龙科的骨盆也显示它们比驰龙科原始。在中国新发现的原始伤齿龙科化石,例如
中国猎龙与
寐龙属,显示出了伤齿龙科、驰龙科以及原始鸟类
始祖鸟之间的相似之处;而大多数古生物学家,包括霍尔特在内,都认为伤齿龙科更接近鸟类,而非似鸟龙下目,导致Bullatosauria分类遭到了废弃。由Theropod Working Group成员进行的密集
兽脚亚目研究表明,基础
驰龙科恐龙、伤齿龙科以及始祖鸟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分类形成了
近鸟类演化支,该演化支由Novas与Pol所提出。Hwang等人提出的演化树显示,始祖鸟代表近鸟类的一个原始分支,而驰龙科与伤齿龙科更加先进。这一理论提高了
恐爪龙类发展出气动行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