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凤
任玉凤
任玉凤,女,1977年考入内蒙古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转任哲学系教师。她一直致力于内蒙古大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建设、科研和人才培养。现任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以及哲学学院副院长。
人物简介
1983年2月-7月赴华中科技大学进修哲学、系统科学、自然辩证法等课程,1983年9月-1984年7月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进修哲学、科学史等课程。1998年9月-1999年7月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作刘大椿教授的国内访问学者,参与他们博士生的讨论课和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2000年9月-2001年7月到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学完全部课程,参加全部的考试,并参加那一年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还参加了一些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的学术会议。
研究方向: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科学技术史。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视角对技术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技术史进行研究。带领研究生一起对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技术史的文化、哲学、社会学研究。曾到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海拉尔区等地,以口述史的方式,收集资料,重建内蒙古地区传统技术的社会文化发展史。比如,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解读马头琴制作技术的文化意义,毡帐建筑的民族文化意义,从性别视角研究妇女与环保问题,研究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等,这些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技术史研究,已经在学界产生反响。在200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
研究成果
参编的著作有《科学哲学新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科学社会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
《人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社会》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2000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1(∕95+10)》【注:NO.1(∕95+10)中 NO.1的意思是中国妇女发展报告是妇女发展蓝皮书的第一本书,(∕95+10)的意思是1995年以后的10年期间妇女发展情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论文
《协同学理论对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方法论分析》,1998年第6期,内蒙古大学学报,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兴科学》C8,1999年第1期全文转载。
《古代中西科学家状况比较研究》,1999年第6期,内蒙古大学学报,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B2,2000年第1期全文转载。
《从诺贝尔化学奖看科学创新性研究特点》,2002年第1期,内蒙古大学学报,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B2,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
《“教育中的科学史与科学史中的教育》,2002年第6期,内蒙古大学学报,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B2,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
《温纳的技术政治性思想评述》,当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审视及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技术本质的批判与批判的技术本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第4期。
《论温纳的技术自主性思想》,《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蒙古族玛瑙鼻烟壶制作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蒙古包建筑:生活技术和文化符号》,《第八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2006年9月。
《劳斯的科学实践解释学思想解读》,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毯、挂毯制作技术与艺术》,清华大学科学与艺术,2008年第7期。
《蒙古族袍服的制作工艺调查研究》,《第十一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
《对女红的技术史研究的启示——评\u003c遮蔽的美丽---中国女红文化\u003e》,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年第1期。
获奖
1994年被评为内蒙古大学优秀教师。
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大学2006-2007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
《人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与社会》(合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教育中的科学史与科学史中的教育》,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米切姆的技术类型学概念框架解读》(与研究生罗朝慧合作),《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6期,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研究成果
获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