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总类
通鉴总类
《通鉴总类》是由宋代学者沈枢编纂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作品,首次刻印于宋嘉定元年(1208年)。元至正年间,浙江行省下令重新刻印,现存版本为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吴郡庠刻本。这部作品最初由沈枢在其官职期间编写,主要摘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按照时间顺序整理成二百七十一门,每门均有标题,并适当加入了司马光的评论。元代周伯琦曾为此书撰写序言,称赞其对治理国家有所裨益,并建议广泛传播。《通鉴总类》的南宋刻本现已失传,而元至正年的刻本极为珍贵,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此外,明代还有嘉靖年孙荣刻本及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的翻刻本。
版本特征
《通鉴总类》共二十卷,现存卷十三至卷二十。元至正二十三年吴郡庠刻本的页面布局为每页11行,每行23字,采用细黑边框,双侧边距,单鱼尾形状的版心。版心中上部标注了页码、书名和卷次,下方则记录了雕刻工匠的名字。版框尺寸为25.1厘米乘17.9厘米。现存版本共有16册。书中还包含了多个鉴藏印章,如“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天禄琳琅”以及“天禄继鉴”。
历史传承
《通鉴总类》原本属于清代康熙时期的大臣揆叙家族收藏,其中首册正文上有“谦牧堂藏书记”和“谦牧堂书画记”的印章作为证明。后来,纳兰揆叙将其进献给朝廷,被收录于《天禄琳琅》,保存在皇宫内的昭仁殿,成为宫廷珍藏的宝贵书籍。
参考资料
【《通鉴总类》】.故宫博物院.2024-09-23
通鉴总类 提要.个人图书馆.2024-09-23
《通鉴总类》.喜马拉雅.2024-09-23
目录
概述
版本特征
历史传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