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大哈》(Dari: قندهار,"Qandahar"),又名《太阳背后的月亮》,是2001年5月11日上映的
法国剧情电影,由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执导,Nelofer Pazira主演。该片讲述了一位叫那法丝的年轻记者在
加拿大避难后,为救在坎大哈的妹妹重又返回阿富汗的故事。电影曾荣获
第14届欧洲电影奖环球银幕奖。
纳法斯是一名在加拿大避难的阿富汗记者,她在内战爆发后离开了祖国,远走异乡。她收到一封妹妹发自国内的信,信中妹妹用绝望的语调告诉她将在
月食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挽救濒临死亡边缘的妹妹,她必须冒着战火和重重危险返回祖国。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在某一个时刻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与女儿同龄的12岁女孩在怀中因饥饿而死去,那一天起,他决心把这种悲剧搬上银幕。在收集素材阶段,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做了大量的调查,贯穿全片的线索则来自女主角的真实经历改编:她需要出发寻找因无法忍受眼前生活而打算自杀的朋友,当时她找到
马克马巴夫提议他一同前行,并把过程拍摄下来。马克马巴夫当时没有跟她走,而是稍后自行潜入阿富汗境内实地考察,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时机成熟后才着手创作这部电影。
内洛费尔另一次尝试访问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寻找她童年朋友的经历被制作成了65分钟的纪录片《重返坎大哈》(2003年),由保罗·杰伊和内洛费尔·帕齐拉制作。该纪录片描绘了内洛费尔在2002年塔利班政府倒台后从
加拿大返回阿富汗的真实经历。在纪录片中,内洛费尔重返
喀布尔、坎大哈和马西尔-埃沙里夫,这是她在1989年16岁时与家人逃离的地方。她最终找到了迪亚娜的家人,并得知她的朋友几年前不幸自杀身亡。这部纪录片将内洛费尔的个人故事与阿富汗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坎大哈》是一部介于
剧情与记录片之间的电影,忠实地反映了阿 富汗的饥饿、贫困、死亡等种种痛苦和民族灾难。片中画面拍得美不胜收,而内里却是女人们一阵阵几近窒息般的急喘。在影片所呈现的种种伤痛和绝望之下,是
马克马巴夫对于民族命运的沉重思考和对生命个体的终极关怀。尽管也不时流露出困惑和无力,但那来自于一种深沉的热爱,一种悲天悯人的
人道主义精神(北京青年报评) 。
《坎大哈》延续着
伊朗电影鲜明民族特色的神话,有着深的人文内涵和富于创造力的影像表达:一方面继续了伊朗电影纪实性手法带来的本相化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又努力在这种本相化的展示中开创新的结构方式,让观众看到伊朗电影走出闭锁、向外发展的动势。影片展现了
伊斯兰教社会具有鲜明宗教色彩的日常生活,并在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流程中寻找艺术美感,点点滴滴都流露着浓厚的民族风情与文化意蕴。片中故事不只是现实生活的简单记录,而上升为由结构方式和叙述方式带来的现实感强烈的审美体验,整部影片给人以从容温和而又沧桑平静的视听感觉,呈现出完全不同于好莱坞电影的独特形态,是典型的建之于民族文化的自足基础之上的电影表现。同时,影片又是面向世界的,题材的选择是新鲜而神秘的。另一方面,作品的聚焦方式是分散的,每个人物平淡而看似不经意的日常性经历隐含着不同的生存状态,使整个
伊朗社会的完整性描述得以完成,观者正是在这多个共时性的“面”创造出的本相化的影像流程中,看到了在物质状况极端恶劣情景之下人们本能的行为方式以及异质文化带来的独特情趣。多个现实片段的并置完成了导演有关教育、战争、民族、宗教等多元意义的展示和复合主题的表达。纳法斯不断出现的旁白在保证叙述紧凑连贯的同时也在调动观众心理去认识影片本身的意义所在,既增强了影片的纪实性特征,也是不可或缺的结构手段。纪实性的
长镜头旨在还原时空的完整性,创造情绪节奏;同时,大量表现性的长镜头也被导演调用,导演对视听语言的结构也有着复杂的匠心。略显驳杂的镜头连接起来并不让观众觉得生涩混乱,具有十分流畅连贯的语感。纳法斯的旁白加剧
月全食之前到达坎大哈营救妹妹的紧迫感,整合着一段段纪录性的镜头段落,推动情节发展。该片使人看到了
伊朗电影主动走出闭锁的姿态(《当代电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