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
病毒性肝炎(
肝炎 E),简称: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便排出HEV,污染水源、食物和周围环境而发生传播。全球每年约发生2000万例HEV感染,其中约有330万戊型肝炎病例,7万例与HEV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据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HEV感染造成约4.4万例死亡,占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的3.3%。202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戊型肝炎发病率为1.3558/10万,病死率为0.0009/10万。该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
乙类传染病。
戊型病毒性肝炎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急性普通型戊型肝炎、急性淤胆型戊型肝炎、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慢性戊型肝炎等。该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等,急性黄疸型可出现轻度发热、恶心、巩膜和全身皮肤黄染等症状。戊型病毒性肝炎应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
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作出诊断,诊断指标有血清抗‑HEV IgM阳性、抗‑HEV IgG滴度相较于
正常值增加4倍以上、可检测到HEV
核糖核酸等。治疗上可使用葡萄糖液、利巴韦林、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戊型病毒性肝炎为
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于发病6周内康复。可通过传染源管理、加强水源卫生、改善供水条件等方式进行预防。
1983年,
苏联学者Balayan等用免疫电镜技术(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y,IEM)从一名经口感染的志愿者粪便中检测到一种直径为27~30nm病毒颗粒,并用其感染
狨猴获得成功,因而认为该病毒颗粒是引起非甲、非
乙型肝炎的病原。1989年,Reyes等应用
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该病毒的基因克隆,并正式将此型病毒命名为
戊型肝炎病毒(
肝炎 E
病毒,HEV)。
分型
病因
病原体
2004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戊型肝炎病毒(HEV)单独归为戊型肝炎病毒科(Hepeviridae)戊型肝炎病毒属(Hepevirus)戊型肝炎病毒种(
肝炎like viruses )。
病毒形态
戊型肝炎病毒为圆球状颗粒,无包膜,直径为27~34nm,平均为32nm,呈20面对称体,多数研究报道HEV表面有锯齿状缺刻和突起,类似
杯状病毒科。有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前者为完整的HEV,后者为有缺陷的病毒颗粒。完整的HEV
沉降系数为183S,在
氯化铯中的
浮力密度为1.30g/cm3;空心颗粒的沉降系数为176S。
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
HE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核糖核酸,全长约7.5kb。5'端有一段27~35bp长的非翻译区,随后为3个部分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接着为65~74bp长的3'非翻译区,3'端有一个150-300个
腺苷酸残基组成的多腺(A)尾巴。HEV的编码区分为非结构区和结构区,ORF1(长约5079bp)编码1693个
氨基酸组成的非结构蛋白,与病毒RNA复制有关,其中的几个相对保守区域分别为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RNA解链酶、甲基转移酶、Y结构域、X结构域、
木瓜粉蛋白样
Caspase-3。OR
2012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抗原表位主要集中在RDRP区,可能参与抗体依赖的抗病毒机制,如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等。ORF2长约1780bp,编码由660个氨基酸组成的HEV结构蛋白,可能为HEV衣壳蛋白,含抗原表位数量多,且结构复杂,与急性期抗HEV IgG、IgM和恢复期抗HEV IgG的产生有密切关系。ORF3位于ORF1和ORF2之间,由369bp组成,5'端与ORF1重叠1bp,3'端与ORF2重叠328bp,编码123个
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其功能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已知ORF3编码的蛋白至少有4个抗原表位,可能为型特异性抗原表位。ORF3蛋白主要参与急性期血清抗HEV IgG的产生。
根据HEV不同分离株
基因组核苷酸的差异,与人类疾病有关的HEV可被分为4个
基因型:HEV-1、HEV-2、HEV-3和HEV-4,代表株分别为缅甸株、墨西哥株、美国株和中国台湾株。1型和2型又称为H类(人源型),即仅分离于人类,实验感染难以感染猪,只能成功地感染非人
灵长目。3型和4型又称为Z类(人兽共患型),主要天然宿主为猪,但已从猪以外的多种动物,如鹿、驴等中分离到该毒株。
抵抗力
HEV对高盐、
氯化铯、
三氯甲烷敏感,在-70~8°C温度范围之间不稳定,但在
液氮中则极为稳定;在酸性和弱碱性环境中较稳定,可存在于肝内胆汁和胆囊内胆汁中。
抗原-抗体系统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约40%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肝组织标本中发现HEAg,它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质、血液中检测不到HEAg。抗-HEV IgM在发病初期产生,多数在3个月内阴转。因此,抗-HEV IgM阳性是近期HEV感染的标志。抗-HEV IgG持续时间不同病例差异较大,多数于发病后6-12个月阴转,但亦有持续几年甚至十多年者。
发病机制
戊型肝炎病毒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再经门脉循环进入肝脏。借助于非人
灵长目,如
红血猴、
黑猩猩等HEV感染动物模型,发现在感染HEV后7天,肝细胞内即有HEV Ag的表达,在
β-氨基酸转氨酶(ALT)开始升高前数天,可在动物血清、胆汁、粪便中检测到HEV
核糖核酸。在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一般在起病前1周可从粪便中检测出HEV,而血清中HEV的可检出时间还可提早1周。发病后1~5天,血清和粪便中HEV RNA的检出率分别为70.6%和75%,两者均随病程延长而下降,一部分病例血清和粪便中的HEV RNA分别于发病51天和25天后才转为阴性。肝
细胞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细胞免疫反应介导的肝细胞溶解所致。
流行病学
全球每年约发生2000万例HEV感染,其中约330万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7万例与HEV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据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HEV感染造成约4.4万例死亡,占
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的3.3%。
世界各地的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可分为两种明显不同的模式,分别与人源型HEV和人兽共患型HEV的流行有关,病因明确的大规模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均由人源型HEV引起,流行区域限于公共卫生条件不好的
热带、
亚热带国家。人源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绝大部分由HEV-1引起,1型多见于
亚洲和非洲;HEV-2感染仅见于
墨西哥和非洲部分地区。人兽共患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布于发达区域在内的世界各地,主要表现为散发及食源性小暴发。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与HEV-3感染有关,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HEV-3和HEV-4感染病例均有发现。
印度、
尼泊尔、
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属高度地方性流行地区。
印度尼西亚、中国、
苏联的一些国家、部分非洲国家属地方性流行地区,其他国家为低度地方性流行地区和散发地区。
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多发生在农村人群。男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一般高于女性,但女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高于男性,主要与孕妇感染HEV后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有关。戊型病毒性肝炎有明显季节性,流行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后,但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人群抗HEV IgG阳性的比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在大多数地方性流行区,10岁以下儿童为5%,在25岁以上成人中上升为10%~40%;但在
印度,5岁以下儿童抗HEV IgG阳性者可达60%以上;中国健康人群抗HEV阳性率一般为3%~9%。
中国属于戊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国家。自1982年起即有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或散发报道,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中国新疆南部地区发生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共计发病119280例,死亡707例。戊型
病毒性肝炎已成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因,发病人数已超过
甲型病毒性肝炎。随着中国公共卫生状况的明显改善,主要流行株逐渐从基因1型转变为基因4型;以散发病例为主;一般为11月至次年3月高发;偶有食源性小暴发。中国东部地区曾报告基因3型HEV导致的戊型病毒性肝炎散发病例。202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3558/10万,病死率为0.0009/10万。
病理学
基本病变
戊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病理学的特点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急性肝炎,几乎一半患者存在淤疸性肝炎,表现为毛细胆管内胆汁淤积、实质
细胞腺体样转化,而肝细胞变性改变却不明显。另外一些患者,其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类似于其他类型的急性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门脉区炎症,库普弗细胞增生,肝细胞气球样变、嗜酸性小体形成、灶状或小片状或大面积坏死,门脉周围区尤为严重。肝小叶内有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有胆汁淤积者,还可见到多形核
白细胞。汇管区扩大,内有淋巴细胞浸润,还可见多形核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有淤胆者,多形核白细胞可明显增加。
灵长目实验感染HEV后,也可见类似于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
病理学改变,但较轻。
病理特点
急性普通型戊型肝炎
以轻型
病毒性肝炎病理学改变为主,组织学上类似于急性
甲型病毒性肝炎,呈小叶内点状坏死、肝
细胞肿胀,部分呈气球样变,可见凋亡小体,小叶内及汇管区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浸润。
急性淤胆型戊型肝炎
呈明显的毛细胆管内淤胆,周围肝细胞羽毛状变性及气球样变,双核、多核肝细胞多见,有时明显淤胆的毛细胆管周围肝细胞呈现假腺样排布,凋亡小体偏大且不规整,库普弗细胞增生活化明显,偶见肝细胞脂肪变;小叶内及汇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可见浆细胞,汇管区内反应性增生的小胆管周围可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
可见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及肝实质塌陷,表现为融合性坏死、桥接坏死,残存的肝细胞高度
肿胀或泡沫样变,严重的毛细胆管及肝细胞淤胆。偶见门静脉和肝静脉的
血管炎、淋巴细胞破坏性胆管炎。
慢性戊型肝炎
肝组织学呈轻到中等度小叶炎症坏死,可见轻到中等度的界面炎,汇管区及小叶内淋巴
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浸润性小
胆管炎,偶见破坏性胆管炎;少数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
传播机制
传染源
基因型1和2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为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3和4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源为猪和患者,鹿、牛、鸡、羊、
啮齿动物也可能是HEV的自然宿主,成为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但不易引起戊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性流行。一些
灵长目如
狨猴、
猕猴、
短尾猴和
黑猩猩等也可感染HEV。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传染性最强。95%以上的粪便排毒出现在病后20天内,病毒血症平均持续至病后3周。隐性感染者可通过粪便排放HEV,其作为传染源不易被察觉,故公共威胁更大。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HEV感染者及猪等均可从粪便排出HEV,污染水源、食物和周围环境而发生传播。水源污染引起的流行最多见,主要发生在雨季或洪水后。一些较小的流行还可能与进食HEV污染的食物有关。与
甲型病毒性肝炎不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较少见,家庭内接触传播的发生率约为0.7%-2.2%(易感者密切接触甲型肝炎后的发病率为50%-75%),其原因不明。HEV也可通过垂直传播,也可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发病率高,儿童和老人发病率较低。儿童感染HEV后,多表现为亚临床型,成人则多为临床型感染。一般亚临床型感染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临床型感染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在30岁以上的人群,亚临床型感染的比例又趋上升,而临床型感染的比例下降。孕妇、
慢性肝炎患者、2岁以下儿童以及老年人感染戊肝后的重症率及病死率较高。孕妇罹患戊肝后的病死率与孕期相关,孕晚期感染后病死率高达35%,而慢性失代偿性
肝病患者感染HEV后的病死率可高达70%。器官移植患者、化疗放疗患者、
艾滋病等
免疫缺陷病疾病患者等由于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感染HEV后可转为慢性,并出现肝纤维化等慢性
肝损伤。HEV感染后可产生中和抗体,抗体持续时间可长达20年以上。具有HEV抗体的人群再次感染HEV的风险较低,感染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或仅出现轻微症状,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
急性黄疸型约占5%~30%,前驱期约1~10d,主要症状为全身不适、轻度发热、恶心、偶有呕吐,可见肝酶异常。尔后进入黄疸期,出现巩膜和全身皮肤黄染、暗褐色尿,血清
胆红素升高,可持续14~28d,然后黄疸逐渐消退,进入恢复期。一般HEV基因1型和2型急性肝炎患者的病情较基因3型和4型严重。老年男性感染基因3型和4型后病情较重;
慢性肝炎患者感染3型和4型后可导致
慢加急性肝衰竭或慢加急性肝衰竭。
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无
黄疸型肝炎潜伏期为2~10周,平均为5~6周。急性HEV感染多为无症状或轻微临床表现,无黄疸,肝酶轻度异常,为
自限性疾病,一般可自发康复。
急性淤胆型戊型肝炎
在急性戊型
肝炎中,胆汁淤积型肝炎约占8%,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个月以上。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转移酶(GGT)水平升高。病情进展时,可出现高
胆红素血症,在纠正
维生素k缺乏后,PT无明显延长,胆汁淤积长期不愈和严重肝炎患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
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表现为胆红素升高,PT延长,不可被维生素K纠正。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
慢性肝炎患者和老年人等感染HEV后,
肝损伤严重,甚至进展为急性或
亚急性肝衰竭,病死率较高。孕妇戊型病毒性肝炎易发生出血、
子痫或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可导致
早产、流产和死胎等不良
妊娠结局,病死率高达20%~25%。慢性肝脏疾病如
慢性乙型肝炎和
肝硬化等患者感染HEV后,易发生急性、亚急性或
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死率高。
慢性戊型肝炎
慢性HEV感染是指HEV
核糖核酸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免疫抑制患者如器官移植受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病毒,HIV)感染者和接受化疗、造血
干细胞移植或
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等,感染HEV后,通常无法依靠自身免疫短期内清除体内HEV,易发展为慢性戊型肝炎。报告的慢性HEV感染多见于基因3型和4型HEV;也有基因7型HEV和大鼠HEV致人类慢性戊型肝炎的报道。
大多数慢性HEV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微临床表现,但存在肝功能持续异常,主要为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GGT升高。但部分患者可表现ALT、AST和GGT水平正常或仅轻度升高。部分慢性戊型
肝炎可进展为
肝硬化,且进展快,一般为2~3年。少数慢性HEV感染者可表现为抗-HEV IgM和抗-HEV IgG持续阴性,需检测外周血和/或粪便HEV
核糖核酸或HEV抗原才能确诊。
无症状HEV感染
在免疫健全的供血员中,存在无症状HEV感染者,经随访,其中少数人可HEV RNA和/或HEV抗原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
HEV感染肝外表现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表现最为常见,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性肌肉萎缩、
脑炎、
脊髓炎、肌炎、前庭
神经炎、周围神经炎和面神经麻痹等。欧洲一项研究报告,16.5%戊型病毒性
肝炎患者有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免疫正常患者较免疫抑制患者更常见(22.6%对比3.2%,P\u003c0.001)。神经性肌肉萎缩和格林-巴利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种
基因型HEV急性和慢性感染后均可发生。
肾脏
肾脏表现,包括
肾损伤、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
冷球蛋白血症等。一项回顾性研究报告,感染HEV3型的实质器官移植患者,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下降,组织学检查显示高蛋白尿、IgA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冷球蛋白血症,随着HEV被清除而恢复。
血液系统
HEV可引起多种血液系统表现,如
血小板减少症、
自体免疫性疾病溶血性贫血、
再生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此外,有HEV感染导致
急性胰腺炎、
关节炎和
心肌炎等报道,但多为单个病例,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诊断检查
检查
肝脏生化学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急性戊型
肝炎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多数为升高;慢性戊型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可持续或间歇异常。急性戊型肝炎也可有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
乳酸脱氢酶(LDH)等升高。
胆红素
胆汁淤积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表现,急性期、慢性期及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均可有不同程度胆红素异常。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总胆红素可\u003e171μmol/L,或每天上升\u003e17.1μmol/L。
血清白蛋白
重度肝脏炎症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肝衰竭患者可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及国际标准化比值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可有不同程度异常,PTA≤40%,或INR≥1.5,应考虑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
病原学检查
抗-HEV IgM和抗-HEV IgG
HEV感染后,首先出现抗-HEV IgM。抗-HEV IgM阳性是急性HEV感染重要标志,抗-HEV IgM阳性时间相对较短,约3~4个月转阴,但少数可持续6个月甚至1年。在抗-HEV IgM出现1周后,可检测到抗-HEV IgG,并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通常在感染后6~10周到达高峰,1~2个月内快速下降至较低水平,然后持续阳性可达数年至数10年,但其确切阳性期限不详。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一般在出现临床症状时才就诊,因此,绝大部分急性期患者可同时检测到抗-HEV IgM和抗-HEV IgG。
对于相关职业体检人员,如发现单纯抗-HEV IgM阳性时,还需进一步确认是否有临床症状和肝脏生
化学异常,并同时检测抗-HEV IgG和HEV
核糖核酸。仅根据抗-HEV IgM阳性不能确认是感染HEV。
HEV RNA
感染HEV后,约3周即可在血中检测到HEV RNA,粪便排出HEV可长达约4~6周,粪便中检出HEV RNA持续时间比病毒血症长2~4周。在出现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后1~2周内,70%~80%患者的粪便和血清中可检测到HEV RNA,随后阳性率显著下降。HEV RNA阳性是HEV现症感染的直接证据。约20%~30%患者在发病时体内HEV已基本被清除,因此,HEV
核糖核酸阴性并不能排除HEV急性感。HEV RNA的检测主要采用逆转录PCR
核酸扩增技术。因此,应注意因扩增引物特异度和灵敏度、操作不当或相关标本保存条件不佳而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HEV抗原
HEV抗原检测可用于急性和慢性HEV感染的辅助诊断,血清、粪便和尿液中HEV抗原阳性也是HEV现症感染的证据之一。基于双抗体夹心法建立的HEV抗原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血清HEV抗原与HEV RNA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互补性。有研究发现,在HEV感染患者中,HEV抗原在尿液中含量高于血清。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和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在炎症期可见肝脏均匀性
肿胀、脾脏轻度肿大;在肝纤维化、
肝硬化阶段,常见肝脏表面不均匀呈波浪状甚至结节状,脾脏中重度肿大,可见
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失代偿期肝硬化可见腹腔积液。
诊断
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根据《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 301-2008):(1)血清抗‑HEV IgM阳性,和/或抗‑HEV IgG滴度相较于
正常值增加4倍以上,和(或)可检测到HEV
核糖核酸;(2)出现急性肝炎临床表现,肝酶升高和(或)黄疸和(或)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瘙痒和恶心。
慢性感染
部分HEV感染患者体内病毒血症至少持续3~6个月,总体病程超过6个月。患者体内HEV RNA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被认为是慢性HEV感染。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艾滋病及长期使用
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等免疫抑制人群在感染HEV后难以自发清除易发展成为HEV慢性感染。由于免疫抑制人群抗体表达水平较低,建议使用HEV
核糖核酸 检测慢性感染。慢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症状。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出现疲劳、腹痛、发热和乏力。
既往感染
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EV IgG阳性被认为是HEV既往感染。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治疗
急性普通型戊型肝炎
大部分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能自身清除病毒而康复;少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急性或
亚急性肝衰竭。因此,治疗原则是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
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一般治疗包括:①休息:急性戊型肝炎早期,应居家或住院隔离,并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活动程度以不感到疲劳,避免
过劳和熬夜,以利康复。②营养:宜进食中等量
蛋白质、低脂肪、高维生素类食物,通常
糖类摄入量不可过多。
患者在恢复期要避免过食和禁酒,不饮含有
乙醇的饮料。患者有明显食欲不振、频繁呕吐并有黄疸时,除休息和营养外,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液、
生理盐水和
维生素c等。
急性淤胆型戊型肝炎
急性淤胆型戊型肝炎患者可选用熊去氧胆酸、
腺苷甲硫氨酸。胆汁积严重者,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可考虑行
血浆置换或
胆红素吸附等人工肝支持治疗。
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
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以综合疗法为主,主要措施是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
电解质和能量平衡。改善肝脏微循环,降低内毒素血症,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必要时,考虑人工肝支持治疗或肝移植。
有研究报告,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可快速清除HEV 和肝酶复常。对肾移植患者的利巴韦林治疗剂量为200mg,隔日1次,疗程3个月;也有报告,利巴韦林治疗剂量为600~1000mg,疗程5个月。有一些研究报告,皮质类固醇治疗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可减缓疾病进展。
慢性戊型肝炎
器官移植受者的慢性戊型肝炎的治疗
研究显示,减少
免疫抑制剂剂量(以不发生排斥反应为准)可使近三分之一的慢性HEV感染者清除病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已成功用于治疗少数肝移植受者和1例血液透析患者。但聚乙二醇干扰素α可刺激免疫系统,并增加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禁用于胰腺、心脏和肺移植受者。利巴韦林单药治疗在慢性HEV感染的器官移植受者中的研究较多。单用利巴韦林3个月后,可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al response,SVR)。但利巴韦林可导致贫血、
干咳等不良反应。此外,部分患者可对利巴韦林产生无应答或不耐受。
其他免疫抑制人群的慢性戊型肝炎治疗
主要包括接受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和HIV感染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利巴韦林或两者联合,可有效治疗血液肿瘤和HIV患者的慢性HEV感染。有研究报道,利巴韦林治疗后,86%干细胞移植后的慢性HEV感染者能获得SVR。
妊娠期戊型肝炎
对患急性戊型肝炎孕妇的治疗,以对症支持疗法和保护肝脏为主,密切随访肝功能,争取孕妇完成
妊娠。对有重型肝炎倾向的患者,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人工肝支持治疗等;病情好转者可继续妊娠;如果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者,可考虑终止妊娠。对于已经确诊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者,则应及早终止妊娠,同时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人工肝等支持治疗,必要时可行肝移植。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戊型肝炎
针对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病毒,HBV)感染,依据《慢性
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采用一线核苷(酸)类似物如
恩替卡韦片、
替诺福韦或
反丁烯二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对重症患者应加强支持治疗,必要时考虑人工肝支持治疗或肝移植。
预后
戊型病毒性肝炎为
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于发病6周内康复。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0.5%-4%,但戊型病毒性肝炎实际的病死率可能低于这一数据。一次暴发流行期间人群HEV感染病死率的调查研究显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为0.07%-0.6%。
预防
管理传染源
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视病情轻重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至发病后3周。患者粪便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对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4至6周。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水源卫生和改善供水条件。有研究报道,HEV对乙醇类消毒剂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因此要重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尤其对可能传播HEV的重点场所,如饲养场和屠宰场,要加强排泄物和污水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和周围环境。对动物内脏和肉类食品,加工时生熟分开,防止污染;烹煮应彻底。不摄食未完全煮熟的肉类食品。对参加供血的戊型肝炎高危人群,如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和餐饮业人员等可检测血清HEV
核糖核酸或HEV抗原,阳性者不应供血。
保护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未感染过HEV者,他们对HEV易感。但由于中国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低(约2/10万),从成本效益考虑,对一般易感人群不进行戊型病毒性肝炎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免疫,主要是通过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以及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等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中国将戊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定为二类疫苗。
对于HEV感染风险高的人群,如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业人员、集体生活人群等,以及感染HEV后可能病情较重的
慢性肝炎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人群,可进行戊型病毒性肝炎疫苗预防。
历史
1983年,苏联学者Balayan等用免疫电镜技术(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y,IEM)从一名经口感染的志愿者粪便中检测到一种直径为27~30nm病毒颗粒,并用其感染
狨猴获得成功,因而认为该病毒颗粒是引起非甲、非
乙型肝炎的病原。此后,美国、
印度、缅甸和中国等学者也先后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该病毒。
1989年,Reyes等应用
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病毒的基因克隆,并正式将此型肝炎及其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
肝炎 E)和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病毒, HEV)。
研究进展
戊型肝炎病毒跨种间传播研究进展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可经动物跨种间传播,其感染导致的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世界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首位,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物种被鉴定成为HEV新的天然宿主,HEV跨种间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严重阻碍了对该病毒的防控。已明确的HEV跨物种感染人类的物种有猪、野猪、鹿、骆驼(基因7型)、兔和大鼠。尚未明确但有间接证据表明有潜在风险的有牛、山羊、
绵羊、猫和狗。同时还有许多HEV可能的传播物种,但仍需进一步验证,例如鱼类、贝类等。HEV跨种间传播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需要利用多物种的动物模型进行深入的探究。HEV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因此,应该加强动物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不食用
生食或未煮熟的动物源性食品,从而切断HEV从动物传播感染人类的传播途径,以期降低HEV的感染风险。
参考资料
戊型肝炎.ICD-11编码工具.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