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星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
周一星,江苏常州人,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他同时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22年6月,周一星教授荣获“2020和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
人物经历
学历
1958至1964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经济地理学。
学术经历
1964至1985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理系 助教/讲师。
1985.9至199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理系)副教授。
1986.10至1987.1 英国诺丁汉大学地理系 访问学者。
1991至--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教授。
1993至--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博士生导师。
1992.3至1996.7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副系主任。
1992.10至1993.3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理系 访问学者。
2002.10至--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 主任。
2000至-- 北京市人民政府 顾问。
2004.9至-- 建设部 专家委员会成员。
学术职务
1984至1988 IGU Working Group on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国际 Full Member。
1994.6至2004.7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1995.11至-- 中国地理学会 常务理事。
1997至2000 美国《Urban Affairs Review》杂志 编委会成员。
2000至-- Urban China Research Network based at the University at Alba The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d。
1996至2004 《经济地理》 副主编。
主要贡献
著作
1 著作: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北京,1995年,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汇总了本人1980-93年的研究成果,是国内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城市地理学著作,被不少地理和规划单位指定为必读书。获教育部科技进步(科技专著类)奖,被引用量据国内图书前列。1995、1997、1999、2003年连续重印。
2 著作:周一星、孟延春,《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1992年首先发现北京已进入郊区化进程,此书以北京为样本,阐述了我国郊区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对策。中国郊区化模型发展了西方传统理论。掀起和推动了我国郊区化研究,郊区化已被国家确定为当前大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3 著作:周一星、杨彩焕主编,《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年,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主持人和第一执笔人。为增强山东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竞争力,运用周一星都市连绵区、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等城市化理论对山东半岛进行的系统研究。省部级联审给予很高评价。被《2005中国城市年度报告》列为规划经典案例。
论文
4 论文:Zhou Yixing,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Gross National Product(SSCI),也见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人口与经济》,1982年1期,28-33页,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Vol.21, No. 2,1989年,3-16页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提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对数关系的定量模式,纠正了R. Northam粗略线性关系模式,在理论上把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两种阶段性逻辑地统一起来,为实践工作提供了预测城镇化水平的简便方法。被广泛引用和应用,个人独著。
5 论文:Zhou Yixing,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 A Preliminary Hypotheses,in 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Edited by Ginsburg,B.Koppel and T.G.McGee,,1991年,89-111页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1988年在夏威夷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与大都市带接轨的中国都市连绵区(MIR)概念、标准和分布格局,前瞻性地预见到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口与经济向沿海6个城市密集区集聚的趋势,正被实践证实。广为国际引用。个人独著。
6 论文:Zhou Yixing and Yang Qi,Geographical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Return of Chinese Cities(SSCI),也见周一星,中国城市工业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经济研究,1988(5):74-79,和周一星、杨齐,中国城市经济效益的多因素分析,经济地理,1990(1):43-50,Urban Geography,Vol.16,No. 6,1995年,505-520页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发现城市经济效益与城市规模呈正弱相关,发现中国城市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东中西和不同规模级城市间的规律性变化,是对城市经济效益分析的科学表述,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作者、执笔者。杨齐负责多元回归计算。
7 论文: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地理学报,58卷2期,2003年,271-284页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兼顾内向、外向两种经济联系对中国城市经济区的大型实证研究,刻画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实际态势和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泛珠三角等区域协调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观点提出和主要执笔人,张莉分析资料和写作第一稿。
8 论文:Yixing Zhou and Laurence J. C. Ma,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s: Reconstructing Comparable 时间Series 数据 Based on the Fifth 种群 Census(SSCI),China Quarterly,No. 173,2003年,184-204页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为弥补四普和五普间中国城市化水平口径差距,建立中国城市化水平可比数据序列,利用联合国法,参照历史资料,提出合理的数据修补方案。向国际学术界介绍和评价了中国五普城镇人口的新概念。发表在中国研究的国际顶尖学术刊物。
9 论文:周一星,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城市规划,1988年2期,1998年,22-25页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探讨在非均质条件下的城市发展规律。提出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对城址变迁、城市扩展、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规律性作用。能解释众多城市现象,是中心地理论的发展和推广,对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区域发展重点有重要理论指导。个人独著。
10 论文:Zhou Yixing and Yang Qi,Changes in the Urban Hierarchy in China and the Territorial Types by Province(SSCI),也见周一星、杨齐,我国城镇等级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型,地理学报,1986年,41卷2期,97-109,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Vol.19, No.3-4,1987年,137-159页
被推荐人所起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分析1964-1980年我国3000多个市镇的人口资料,发现省域城镇等级体系有六种不同类型,类型间具有平衡/不平衡循环上升的演变规律。发展了原有的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对城镇体系规划具有指导作用。第一作者和执笔者。
获奖记录
1 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学系芜湖市总体规划;1985、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
被推荐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主要参加者,从事该规划中芜裕铁路枢纽布局方案的研究,提出"大河塘方案",被采纳,并已建成。否定了武汉铁路设计院的"神山中方案"。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 北京大学地理系;京津唐国土规划纲要:城镇课题研究;1987、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二等
被推荐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杨吾扬和周一星合作承担了该课题中的廊坊市分课题。
3 周一星、杨齐;中国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研究;1991、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
被推荐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主持人和第一完成人,包括了80年代的11篇关于城市化与城市体系方面的论文。其中7篇独著,4篇为第一作者。
4 周一星;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意见;1993、北京市科协优秀建议奖一等
被推荐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对1992年版北京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城市布局等问题提出修改建议。第一次在北京市市长面前表达了北京已经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的论断,标志了中国郊区化研究的开始。
5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教育部科技进步(学术专著类)奖三等
被推荐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汇总了本人1980-93年城市地理研究成果的个人专著,是国内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城市地理学著作,已经4次印刷发行,被国内外大量引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科技专著类)奖。
6 周一星、陈耀华、李国恩、张青森、谢凝高、陈青慧等13人;洛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河南省城乡建设优秀勘察设计(城市规划)奖一等
被推荐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第一完成人,于1994年完成的该规划,对洛阳市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科学预测和发展建议,1998年该成果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以洛阳市为例》为题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城镇体系规划的论著。有广泛
7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教社);2000、教育部科技进步(科技教材类)三等奖三等
被推荐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排名第二,撰写该教材中的第二、六、七、九章和第三章的二、三节,约占全书1/3的篇幅,该书多次重印,作为许多大学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8 韩连绪、周一星、魏心镇、冯长春等;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2002、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
被推荐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2000.9-2001.7主持"济宁市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在国内第一次提出用组织都市区的办法来解决区域协调的问题,在鲁西南组建复合中心城市。韩连绪为项目委托方官员。
9 周一星;北京市年度优秀教师;1997、北京市优秀教师
被推荐人的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被推荐人从1980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从事城市地理的教学和科研,这是对努力工作的肯定。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学历
学术经历
学术职务
主要贡献
著作
论文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