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礼的父亲赵普,在
王莽时期曾担任田禾将军,负责在北方屯田。赵礼的哥哥赵孝,字
长平。在汉朝时期,赵氏兄弟以友爱著称,其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最为人所知的关于赵礼的轶事典故,便是与哥哥赵孝共同经历的“赵孝争死”事件。在汉朝饥荒年间,一伙强盗进村劫掠,将赵礼抓走并准备吃他。得知消息后,赵孝跑到强盗那里,恳求用自己替换下瘦弱的弟弟。兄弟二人争相赴死,相拥而泣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强盗们,他们最终放走了兄弟二人。这件事后来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深受感动,不仅下诏书封了兄弟二人官职,还把他们以德感化强盗的善行昭示于天下。
轶事典故
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赵孝的人,字常平。他有一个弟弟叫赵礼,兄弟两个人相处得十分友爱。
有一年,由于收成不好,粮食减产歉收,饥荒严重,社会治安也很混乱。
这一天,空中乌云密布,天色显得十分昏暗。一阵狂风过后,人们的心头仿佛都有一种不祥之兆。果然,一伙强盗突然占据了宜秋山,开始四处抢掠,百姓们都慌忙逃命,因为在这种严重的饥荒灾区,饥饿已经使强盗们失去了理性,甚至连吃人的事情也有所耳闻。
强盗们在老百姓的家中大肆搜寻一阵,见找不出多少食用的粮食和换钱的东西,一怒之下,他们就只好抓人,恰好把弟弟赵礼给捉走了。
赵礼虽然身体瘦弱,但是穷凶极恶的强盗们也不肯放过他,将他五花大绑捆起来后,系在一个树上,然后在旁边架起炉灶生起火来,开始烧水,准备拿赵礼来充饥。
哥哥赵孝虽然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却找不到了弟弟。他心急如焚,四处打听,得知有人亲眼看见赵礼被强盗抓走了。
弟弟被掠走的消息让赵孝心如刀割。他焦急地想:“我该怎么办,要是弟弟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对得起父母啊。我这个做哥哥的又怎么能再活在这个世上。”“弟弟是同胞骨肉,哪怕赔上自己的性命,我也要救出他。”想到这里,赵孝就下定了决心,寻着强盗撤离的方向奔了过去。
由于赵孝救弟弟心切,马不停蹄,所以很快就赶到了强盗那里,见到了被捆绑的弟弟,同时也看到旁边有一锅正呼呼冒着热气的开水。弟弟赵礼见哥哥来了,先是一阵惊喜,随后马上就哀叹起来,埋怨哥哥说:“哥哥呀。您怎么可以到这个地方来呀。这不是白白送死来了吗。”
此时赵孝也顾不上与弟弟搭话,就冲到强盗的面前,哀求强盗说:“我弟弟是一个有病的人,而且身体也很瘦弱,他的肉一定不好吃,请你们放了他吧。”
强盗们一听大怒,气汹汹地对赵孝说:“放了他,我们吃什么。”赵孝听强盗这样一问,就赶紧说:“只要你们放了赵礼,我愿意用自己的身体给你们吃,况且我的身体很好,没有病,还很胖。”
强盗们听了赵孝的这番话,一下子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天下还有这样甘愿送死的人,相互震惊地对视着。
这时,就听见赵礼在旁边大声地喊:“不行。不可以那样做的。”边上一个强盗就向赵礼吼道:“为什么不行。”赵礼哭着说:“被捉来的是我,被你们吃掉,这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可是哥哥他有什么罪过呀。怎么可以让他去死呢。”听罢此言,赵孝连忙扑到弟弟面前,兄弟相拥在一起互劝对方要让自己去死,情急之下已是泣不成声。
这些无恶不做的强盗们,听着兄弟互相争死的话语,望着手足之间舍身相救的场面,被深深震慑住了。他们那坚封已久的恻隐之心,被这人间真情真义的感人场面唤醒了,也都不免淌下了热泪。旋即,他们无声地放走了兄弟两人。
后来,这件事辗转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是一个深明仁义道德之君,不仅下诏书,封了兄弟二人官职,而且把他们以德感化强盗的善行,昭示于天下,让全国百姓效仿学习。
俗话说:兄弟如手足。纵观当时的危险境界,赵氏兄弟能够首先顾及对方的安危,丝毫不顾个人的凶险,足见他们的心中已深深明白,自己的身体与弟兄的身体都是父母身体的一部分,同气连枝,同体相生。
赵孝争死
汉朝时,有
赵孝、赵礼兄弟,很友爱。有一年遇到饥荒,一伙强盗进村劫掠,把弟弟抓走,并要吃他。兄长赵孝就跑到强盗那里,恳求道,赵礼是有病之人,身体很瘦,不好吃。我身体胖,愿代替弟弟给你们吃。没等强盗开口,弟弟赵礼抢着说道,被捉来的是我,被你们吃掉是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兄弟互相争死,相拥而泣。强盗们被深深震憾,动了恻隐之心,就释放了兄弟俩。皇帝知道后,下诏书,封兄弟二人官职,还昭示天下,赞其为兄友弟恭的典范。
人物评价
放眼世界,万物虽有类聚群分,实则如兄弟一样,互相之间休戚相关,同体相生。因此,人类要想拥有永久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以仁爱之心,真诚地关心和爱护
宇宙天地间的一切人,一切事和一切物,而这份仁爱之心的根本,正如古德在《
论语》中所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